蟠虺纹铜盘、匜
发布日期:2020-06-01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蟠虺纹铜盘、匜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盘通高9.5厘米,口径43厘米;匜通长22.5厘米,高14.5厘米

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吴国勾敔夫人墓出土

盘唇口,直壁,平底,三蹄足。盘壁饰一周蟠螭纹。匜直壁,平底,前有兽首张口作流,后有兽尾作鋬。腹壁饰一周蟠虺纹,流和鋬上均有透雕的兽面纹。

盘、匜均为水器,配合使用,以匜浇水,用盘承接。商周贵族们在祭祀、宴饮等场合,要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之礼”中的“沃”即是以匜浇水于手,“盥”则是洗手、洗脸,盘则用来承接弃水,盘与匜配合使用,是贵族们行“沃盥之礼”的重要器皿。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书号:ISBN 978-7-5010-6158-7)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