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后,2014年APEC峰会回到中国举行。北京早已做好了迎接APEC会议的系列准备,而中国的“文化客厅”也在为此忙碌着——据透露,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都将在此次APEC峰会期间承担重要接待任务。
和很多北京市民可以畅享“APEC假期”不同,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文化部下属文博单位里,最操心和焦虑的莫过于安保岗位的工作人员了。在这些“文化客厅”里,当观众惬意参观景点,观看展览、演出,享受阅读的时候,正是严格的安保工作,为舒适的环境和参观者保驾护航。
“文博单位的安保工作不仅要对每个人负责,更需要对每件‘物’负责。”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机关服务局局长都海江这样介绍文博单位安保的特殊性。故宫、国博等占据中国最心脏的位置,珍贵的文物、建筑和各类藏品需要随时保护;大部分单位经常要举办大型活动,确保参观者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实施免费开放后,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在确保优质服务的同时,安保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安保的第一道门是安检。”国家图书馆保卫处处长赵建国说,今年两会之后,国图才开始使用安检设备,杜绝了打火机等进入国图。对于国家博物馆来说,防暴安检是整个安全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据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安全保卫处处长古建东介绍,仅去年一年,安检查出违禁及禁限带物品就有70余万件次,管制刀具800余把。刚刚上线不久的整车安检系统,更是“瞬间就能判断出车内是不是有违禁物品”。
这只是安保工作“技术防范”的一个侧面。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已经应用在了室内文博场所,而防暴力破坏、防水侵蚀和防火等功能的物防产品也已经应用在了多数珍贵展品中。
然而,技术的完备并不代表安保工作的完美。“我们每天和观众接触,得首先保证他们的安全,其次保证他们能够满意地参观。”中国美术馆保卫处处长王月文说。这一点,在观众往来较多的故宫、国博体现得尤其明显,尤其是在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人流量多的情况下,安保工作一直让相关人员如履薄冰。故宫博物院保卫处副处长冯刚林说:“故宫午门外紧邻天安门广场,若故宫限流,游客可能会堵到金水桥,给天安门的安保工作带来压力,游客也有情绪,我们只好让大家进来,但这样一来,游客的风险增加了,故宫的文物古建也有很大压力。”
免费开放后的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也在服务观众时面临过各种问题。“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位精神病患者在闭馆后并未离开,竟然从通风管道爬到了3楼平台,差点掉下楼,非常危险。”赵建国说,安保人员要在闭馆后反复检查每一个阅览室甚至是洗手间。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保卫处副处长郭毅说:“对于残疾人,我们允许其免票入园,但是有些人会在园内行乞,对于我们的安保人员来说着实为难。”在中国美术馆,王月文透露,一些行为艺术爱好者常常把美术馆当做自己展览展示的地方,引发很多观众不满。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创新性的思考,从细节着手制定相应的制度。”冯刚林说,比如,故宫近期尝试了网上购票和半价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未来或将推广。同时,关闭太和殿的两侧小门,引导观众走两侧的大门,可以将观众从中轴线分流至东西六宫和珍宝馆。“按照‘平安故宫’工程,我们将在2015年缓解目前存在的防火、防盗、防雷、防震、防踩踏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冯刚林说。
曾经帮助救护7名不慎跌倒的观众,至少3次帮助在展厅内突发心脏病的观众脱离危险,妥善处理上访人员14次……这是2011年至今国家博物馆安保工作人员的成绩。这背后,是国博多次开展防火、防暴等专题演练、演习的成果,而《中国国家博物馆安全管理流程规范》则为日常的安全工作进行了细化的规定。
作为这个规范的起草和执行者,古建东认为文博单位目前所执行的消防安全规范级别太低。“未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修改目前文博口的消防安全规范。”
安保人才如何招聘和培养,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副局长步士忠介绍,目前,文化部下属的文博单位大量的安保工作需要派遣职工和外聘保安来承担。而赵建国一语道破现在的人才队伍劣势:“单位统一招考来的毕业生,学历高、门槛高,有些不愿意或者不适合从事安保工作。”
正如都海江所说:“安保工作是一票否决。”从第一缕曙光的开门迎客,到夜晚降临送走观众,安全保卫工作对于文博单位来说,永远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