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学习
观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
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体验社教活动——“钻木取火”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座谈
从仰韶文化时期到隋唐时代,历史跨越了数千年,陕西与河南两地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继南京博物院交流学习之后,河南博物院讲解科学习交流二组一行10人于11月14日开始了为期6天的陕西省范围内的博物馆学习活动。
陕西之行的第一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该站交流学习采用听讲解、座谈、观摩社会教育活动三个环节进行。 首先,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了“陕西古代文明”“唐代壁画珍品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三大常设展览以及“熠熠青铜 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临展。通过参观,大家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等文物所携带的显著的地域特征,通过对比,也更深刻的认识了中原同类文物的特征,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参观结束后,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步雁专门为河南博物院的讲解员们组织了座谈,大家围绕博物馆教育这一主题,就讲解服务、社会教育项目运作、志愿者工作、宣传推广及博物馆影响力提升等五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和分享。
参观和座谈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河南博物院讲解员们的思路,大家普遍认为,与河南博物院相似,陕历博也会结合传统节日、个性化需求举办主题活动,但注重活动的命名,比如“粽情端午涂雄黄”“ 彩丝萦腕挂香囊”“上元灯节制花灯”“喜气羊羊闹元宵”“龙形我塑”等,生动直观,朗朗上口,值得借鉴。此外,陕历博的社会教育活动突出合作共赢的理念,同样是通过与社会机构、高校、其他博物馆合作,达到弘扬历史文化、实现双赢目的,这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链接,也是河南博物院长期以来探索馆校合作向深度迈进的有效途径。讲解员们通过对比,增加了自信,也坚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习交流的第二站在西安半坡博物馆,这里保存着一座6000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极其丰富,如“史前工场”“原始部落快乐行”等。“史前工场”青少年体验活动以半坡文化为基础,设计有“钻木取火”“神奇的尖底瓶”“原始房屋搭建”“石器捆绑”“植物染色”“原始服装秀”“心中的半坡”“原始钻孔”等活动项目。河南博物院的讲解员们通过亲自体验,发现了自己在做教育活动时往往容易忽略参与者的感受,这种换位体验直接提升今后与参与者沟通的水平,强化“让未成年人在玩中乐、在乐中学”的理念,同时对社教活动的策划、预约、实施、总结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在院领导及兄弟馆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河南博物院讲解队伍2016年度优化培训顺利完成。“蹲点式”的深入交流学习,使讲解员们收益匪浅,不仅学习到了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理念,增加了相关文物知识储备,也充分认识到河南博物院的优势,对未来开展博物馆公共教育增添了动力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