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参观天一阁、宁波帮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  宋春燕 发布日期:2013-04-16

 
河南博物院优秀志愿者在宁波帮博物馆前合影
 
 
 
河南博物院优秀志愿者参观天一阁博物馆

2013年4月7日上午,河南博物院优秀志愿者一行三十多人赴宁波学习。宁波,作为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志愿者们通过参观天一阁、宁波帮两座博物馆,加深了对宁波人文风貌的认识,同时两馆的志愿者服务也让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们受到了启发。有的放矢的参观学习,让大家收获颇丰。

宁波俗话说的好:“到宁波不到天一阁,等于没有到过宁波”。天一阁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中国古代四大藏书阁之一,堪称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所以,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们到宁波的第一站就安排参观这座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区,在车开往宁波的路上,志愿者们以各自查找的资料为依据,对为什么叫天一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天一阁建筑主要是木结构,加上藏书众多,最是怕火,取意天一生水,是为避免发生火灾。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的书室原名"东明草堂",也称"一吾庐"。鉴于很多藏书楼毁于火的教训,范钦萌生了以楼名祈福避火禳灾的想法。相传一次他在阅览所藏碑贴,偶然捡得吴道子《龙虎山天一池记》拓本,经查考,出于元代揭溪斯手笔,又对照碑阴考证"天一"两字出于汉朝郑玄注《易经》注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于是范钦便为这座古老的图书馆取名为天一阁。

在天一阁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志愿者们感觉像进入了苏州园林,天一阁博物馆占地面积虽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在感受天一阁博物馆特有文化魅力的同时,大家也了解到今天的天一阁博物馆占地2.6万平方米,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宁波博物馆与天一阁文保所合并,成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

天一阁博物馆的成立,反映出该地区对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重视,正是因为这一地域有了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望,才会代代皆有人才出,而宁波帮博物馆恰恰是宁波特有地域文明的见证。

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海洋性格兼具的人文地理特征,造就了宁波帮这个秉承传统而又开拓创新的群体。宁波帮博物馆主建筑群为“甬”字型结构,玻璃廊道结合水街长庭的“时光甬道”,从北向南贯穿整个建筑群,各展厅间隔着玻璃竹院与“甬道”相接,构成江南传统庭院建筑风格,营造出舒畅、开放、通透的公共活动空间。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宁波帮博物馆是一座汇集整合宁波帮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博物馆,可谓宁波帮代表人物资料集大成之地,是国内别具特色的博物馆。陈列以年代为脉络、以史实为线索、以人物为亮点,系统展示明末至今宁波帮形成、发展、鼎盛的辉煌史诗。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们从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中感受到了这座博物馆弘扬的宁波帮爱国爱乡的财智文化、桑梓情怀,以及博物馆为散居在世界各地宁波帮所营造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志愿者们天一阁和宁波帮两座博物馆之行,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增长见识的同时,还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最早的精纺呢绒的毛织厂,最早的染整企业,最早的灯泡厂,最早的味精厂,最早的民营仪表厂……这些知识均成为宝贵的资料,将直接作用于日后在河南博物院的义务服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