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下午,由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主办,河南嵩阳文化、和昌集团承办,大河网等媒体赞助支持的“文明向心——揭秘中国”大型公益系列讲座第十八讲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如期开讲,本期讲座特邀清华大学教授,兼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赵丽明老师通过实物展示、亲身经历为听众讲解了《汉字奇迹:女书文化揭秘》。
女书是一种文化的抗争
赵丽明老师开篇便拿出收藏的女书实物,向听众展示奇特的女书。
赵丽明结合网络现象,指出电影《雪花与秘扇》的播出,对宣传女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电影的名人效应,人们对女书开始了解,但却陷入了一个误区。女书并不是如断背山般的同性恋故事,女书是很纯洁的友谊,是大山里的野花,是有着泥土芳香的文化。
在国外研究者眼中,中国一般有有四大妇女问题,一个是中国女书的问题,一个是广东珠三角的自梳女现象,还有一个是福建惠安女现象,另一个则是泸沽湖旁边的摩梭女现象。
赵老师指出广东的珠三角的自梳女,跟女书是完全是两回事,自梳女确实是有同性恋现象。自梳女不结婚,自己把自己头发梳起来,代表解恨。这些女人一辈子没嫁,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家中。福建惠安女是一种畸形的结婚。结婚,但是夫妻不见面,夫妻一年之间见面是黑天见面,所以夫妻两个都不认识。惠安女的最大特点表面上看是她的服装,其实她内在的文化是特别能吃苦耐劳,她把男人干的活全顶起来,惠安女是整个天。女书、自梳女、惠安女都是属于封建社会下的女性生活现象。而摩梭女是母系社会,是另外的一个社会形态。整个家庭结构是老祖母,姨和舅舅,没有爸爸,妈妈也叫姨。
这四种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点:属于东方女性的特点,常常是毁灭牺牲自己。这种文化,也是不同方式的一种抗争。女书是一种文化的抗争,是女人得的一种话语权,就是女人是被人家写的,被同情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女书的女人是“我”,而且每一位女书人都写自传,这是一种文化的话语权。
女书是一种阳光文化
女书是中国传统女性文化一种,是一种阳光文化。
女书的形成环境是在南方,在江永。女书的使用人是大山农家女,是女性社会,女性文字。她们自称自己为“君子女”,有一种自尊的追求,并把把女书作为一种精神家园,睁眼看都是苦,但是一唱都把这些苦难的事情变化美好的精神王国。
什么是女书,赵丽明老师讲女书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女书是女性用的。这个是女性专用文字,但是女书不是保密的,不是秘文字,它是公开的,只不过男人不屑一读。有人调查过,曾有两三老头跟老伴学习女书。女书不是保密,不是秘密文字。女书是阳光文化。
第二句话:女书不是象形文字。女书是一种汉字的变体,它是方块汉字的变体。一类就是把汉字整个借来,把字形斜过来,如东、天、大、田等字在女书中都是斜着的。还有一种是变化一样的,比如早字,出头歪着写。
第三句话:女书是表音文字。女书用通假造字,区区几百字便可以书写一切。
赵丽明教授以收藏的女书为例子,指出女书有很多样子,纸质也各不一样。最经典的女书是三朝书,是结婚第三天的时候公开信,只写三页,里面常常加一点女工用的丝线、鞋样等,类似于工具包。后来女书发展成为一种礼仪,如果新嫁娘的抬盒(即娘家陪送的彩礼)里有女书,证明新媳妇有文化,在当地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女书在“老同”中传递,即年龄差不多、搭伴互玩的姊妹。老同并不是同性恋,有些是父母从小给定下的,还有些是自己找的,或者老年孤苦互相慰藉的同伴。老同也并不局限于一对一,她可以是四老同、五老同、六老同、七老同。
女书一般是做成橡胶书的样式,最经典的是花袋的样式。江永当地的被面都是由花袋拼制。有一部分女书文字被当成图案打进花袋里。有些女书写在扇子上,女书传写人将扇面打开一点写上,然后合上,再打开再写,再合上,很便于书写、收藏和携带。女书内容有歌、有书信。有些女书绣在手帕上,有一些写在布上,都是妇女女工常用的东西,便于在老同间传递。女书的书写样式很秀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书写风格。三朝书基本上都是七言的诗歌,偶尔有五言,基本上没有散文。女书的书写很注意美,除了本身字形优美外,书写人还会在周围加以图案来增添美观。女书除了书写外,还可以唱,大家聚在一起将悲苦唱出,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
女书的传承呈现多样性
赵丽明指出女书跟女工关系,女书跟方块汉字有关系,女书跟地土话有关系。所以女书的传承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家传但是不一定非的是母女相传,大多是隔辈相传。长辈传晚辈,并不仅限于女性之间传播,男性如果愿意学也是可以的。有一种是私塾式的,家里出钱让家里的女孩跟女书先生学习,400文学一首歌,包教包会。还有一种是祭祀式,花钱买书学习。还有一种相互学习式的歌堂式,先会唱然后学。
女书中还有一些字谜歌,如有个表述月亮的谜题“春天不下种,四季不开花。一时候结扁豆,一时结西瓜。”“大哥穿黄袍,小哥一身毛。三哥一双带,四哥一身疮。”谜底是南瓜、冬瓜、豆角、苦瓜。女书的创作题材都来源于生活,跟她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女书写诗极美,如“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天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极其雅致。女书中有一些农事歌,讲正月、二月都干吗,还有节气歌,有的是道德规劝,要孝顺之类的。
赵丽明说不能忽视女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女书除了在江永当地调节女书人的生活外,在现代社会一样有用。有人就在国外办了女书医院,让成员书写心中苦闷从而排解减压。还有男书医院,男性的苦闷、压力并不比女性小,也需要排解。女书的带有人类普遍的精神需要。它一个是文化话语权的获得,有的女书可以自己写自己,是一种话语权,同时提高心里的调解,可以诉苦减压。
说起女书究竟传承了多久,赵老师说无法确定,而且当地有个习俗,人死后女书被烧掉或者埋起陪葬,因为材质多为草本植物,不易保存,因此女书的收藏及保存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赵老师说起她的女书收藏历史可谓是百折千转、历程纷繁。最后赵老师还指出河南与女书发展的紧密联系:最早研究女书的应该河南是最早的,最早的书法也在河南,而且现在河南还有人在做女书的书法、艺术的研究。女书在不断的被宣传、发扬光大,是十分值得尊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