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军事 经济与生活 精神和艺术 文化三国  
 
英雄时代——大三国志展 >>> 精神和艺术
    三国时期曹魏禁止厚葬有其经济原因,但也反映出人们对死后世界的观念发生变化。当时墓葬的随葬品多是日常生活用器,秦汉以来流行的神仙思想在摇钱树、铜镜和绘画等作品上仍可见到。
    东汉末年的战乱使佛教与道教得到发展。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是为道教的雏型。文献记载中国的铜佛像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孙吴墓葬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佛教纹样,表明佛教传入中国有经西域和经东南亚的两条路线。南方佛像的艺术风格更接近南印度流行的“秣菟罗”(Mathura)风格,而不是北印度的“犍陀罗”(Gandhara)风格。除佛像雕塑外,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末年的“马踏飞燕”、四川新都出土的说唱俑等雕塑品堪称绝世佳作。三国时期的书法和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绘画也都开辟了新天地。
青瓷堆塑人物罐
青瓷羽纹佛饰盘口壶
彩绘西王母摇钱树陶座
站立俑
陶持镜女坐俑
陶提鞋执镜女立俑
猪形玉握
“鲍捐之神座”残石
鎏金铜佛像饰件
青瓷俑一组
“黄初二年”铜镜
彩绘执扇侍女图壁画砖
 
 
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