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东临展厅         展览时间:2012年4月17日——2012年5月27日
前    言
 
    匈奴文明与中原文明是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所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匈奴属游牧文明,中原属农耕文明。公元前3世纪左右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历经数百年,其间有自觉的贸易往来,有残酷的冲突及摩擦,有友好的“和亲”与盟誓,而彼此依存、亲情友善始终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最终,两种文明在互补及依赖中相互渗透,完成了物质形态、精神文化及血缘的融会合和,并以此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文明的碰撞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方式。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及最终交融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及兼容吸收、博采广纳的特性,这也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经久不息、永葆活力的真谛。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将28幅大型油画与130多件(组)文物相结合展出,旨在表现战国至汉末这一时期匈奴与中原文明的不同特征及两种文明在冲突中的大融合大汇流。油画是文物内涵生动的再现,文物是油画内容的真实佐证,两者的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点面结合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是一次新的陈展方式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展览使观众能对匈奴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加深对华夏文明的向心力及多元一体的中华历史文明的认知。
不同时期匈奴与中原王朝地域示意图:
 
战国 西汉 东汉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分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战国末叶,秦、赵、燕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北方匈奴与东胡。秦汉之际匈奴势力统治大漠南北,在其最强盛时,势力达到了东至辽河、西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广大地区。匈奴与中原一直保持着相互借鉴又时有冲突的关系。战国时赵武灵王从北方游牧民族学来胡服骑射,并在中原传播。秦时,修筑连接了万里长城,并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迁大量内地居民充实边县。同时,修建南起京都咸阳、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的直道,以抵御匈奴侵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在马邑逼降韩王信。次年,匈奴败汉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迫使刘邦缔结“和亲”之约。文景之世汉与匈奴延续“和亲”政策。汉武帝继位后,对匈奴发动了连续的大规模反击,迫使匈奴政治中心北移,扭转了汉初以来妥协的弱势地位。之后,匈奴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入居内地,与汉人朝夕相处,迅速融合同化于汉文化当中;北匈奴部分融入南匈奴、汉文化和其他民族,另一部分一路西迁,最终在中国史书中消失。
 
第一部分     风    俗 第二部分     碰    撞 第三部分     融    合
 
     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造就了匈奴与中原文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匈奴人主要靠放牧为生,吃畜肉,喝畜乳,穿畜皮,住毡帐,“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勇猛善战。注重宗族的延续性,父兄死,娶后母嫂子为妻;中原人则靠农耕种桑来满足衣食之需,筑城郭房屋以定居,较早制定人伦礼仪,讲究礼乐教化。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以主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肉食。士力能变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史记·匈奴列传》
 
★  油画 更多  ///
“祭神”助威
 
祭奠
 
天灾
 
冬猎
 
 
 
★  匈奴文物 更多  ///
狼图腾青铜饰
 
雁形铜饰件
 
双驼形青铜饰牌
 
虎噬羊纹银项圈
 
 
 
★  中原王朝文物 更多  ///
红绿釉陶鸮壶
 
鎏金嵌玉饰
 
铜鸠车
 
“长乐未央”瓦当
 
 
结    语
 
    匈奴与中原文明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是不同文明碰撞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的文明正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始终敞开着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充满活力。正是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及这种兼容吸收、博采广纳的特性,使得我们的文明延续几千年经久不衰,并将日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