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任何一件文物,工作人员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五个棒小伙齐心协力才能重量级的文物——王孙诰编钟平稳地安放进特制的文物箱

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指挥装运石刻
装车的文物将要启运北京
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伫立于盛开的莲瓣之中。
静静地,它伫立了2500年。
如今,它将携百余件河南籍的精品文物进京亮相
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将于本月30日在京开展,将展出精品文物105件(套),涉及到石器、青铜器、玉器、石刻、陶瓷器等众多文物种类。
五大镇院之宝齐登场
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中的其中五件即将集体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是漯河贾湖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骨笛、早商古都郑州出土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鸮尊、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铁剑及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五件国宝级的文物各具特色,各个都是美妙绝伦,每件文物的出身都隐藏着诸多的传奇故事,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背景的种种殊荣。河南博物院建院以来,九大镇院之宝,五件同时出访展出,这在建院历史上尚属首次。
“1927年,河南博物院因莲鹤方壶的发现而建;1948年,非常时期,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珍贵文物被迫南运,又侥幸逃过一劫,重新回到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再未出过河南博物院,更别说到外地展览了。”河南博物院保管部的主任张建民说。为了能安全、平稳的把莲鹤方壶转运进特制的箱子中,两三个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用特制的硫酸纸把每一个部件都精心的包扎好,二百多斤的重量全部都压在下面仅有两个神兽称托,神兽与壶体的接触点仅有四个,可以说整个壶体紧靠四个点与下面的两只神兽支撑。四个支撑点称托了证件器物的重量。
音乐文物展风采
本次将要装箱启运的最为庞大的一套文物当为河南淅川出土的王孙诰编钟,全套二十六枚,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色最好、制作最精,富有穿透力的音色。最大的一枚重152.8千克,最小的重2.8千克。每件甬钟都铸有精致的花纹,在突起的乳钉纹中均有许多铭文。最大的编钟需要五个健壮的小伙子才能搬动。
配合展览,还将有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精彩演出也将华丽呈现,根据王孙诰编钟而复制的音乐文物精品,也将在京城奏响最强音,气势磅礴的辉煌钟声,将会带领人们领略二千五百年前楚王神秘的庙堂之声。
“天王菩萨”造访京城
荥阳大海寺出土的唐代石刻天王菩萨像是本次赴京展出的个头最大文物,高230厘米,比姚明的个头还有高处好几公分,重四五吨,动用了一部铰链起重车耗费三个小时才把整个文物完好装箱。
在将要的展出的105件(套)文物中,其中五十多件(套)是一级文物,一级文物的占有量近乎一半,这在河南博物院的外展交流中,也是首次。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文物,如南水北调建设过程中出土的小口铜鼎就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