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3世纪到15世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草原崛起了弯弓射雕的英雄。拓跋鲜卑人南下至洛阳建立的北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使得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鲜卑人留下的各种人兽金牌饰,表现出民族个性的开朗和强盛的生命力。契丹民族建立的辽王朝,与中原北宋王朝双雄并峙。近年出土的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的文物,其精美独特惊艳于世。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其孙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王朝,则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元朝的疆域也是历代王朝中最大的,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物双狮纹金饰牌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时文物,长10厘米,宽5.8厘米,重130.8克,出土于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苏木北哈拉吐。模铸,正面凸起,浮雕一高鼻深目武士,两侧各依偎一只雄狮,周遍饰以变形勾云纹。这种高鼻深目的人物和双狮形象造型独特,显然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该饰牌是鲜卑贵族用以护身的佩饰。
玛瑙、水晶璎珞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时文物,周长78厘米,1992年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
摩羯形金耳坠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文物,通长4.4厘米,宽4 .4厘米,1992年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摩羯造型为龙首鱼身,头、腹、尾部镶嵌绿松石。这件耳坠将印度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的融为一体,可谓匠心独运,技艺高超。
水晶鱼

辽(公元916年——1125年)时文物,长4厘米,宽1.7厘米,出土于喀喇沁旗宫家营子乡吉旺营子辽墓。
花式口金杯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时文物,高3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4.2厘米,重61. 2克,1992年出土于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
刻花长颈白瓷瓶

辽(公元916年——1125年)时文物,通高52 .8厘米,口径13.8厘米,足径10厘米,1985年出土于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布和特哈达辽墓。杯形口,长颈,溜肩,腹部斜收,圈足。颈部饰一道弦纹。腹部采用剔地法刻出一对牡丹图案。粗胎,施白釉,是辽白瓷中的珍品。
摩羯形三彩壶

辽(公元916年——1125年),高22.3厘米,长30厘米,足径9厘米,1975年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征集。
陀罗泥咒金板

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49年)文物,长16.7厘米,宽9.6厘米,厚0 .03厘米,1989年出土于巴林右旗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塔刹。
金面具、银丝网络(部分)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文物,长21.7厘米,宽18.8厘米,重293.5克,1986年出土于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由薄金片制作,与银丝头网连缀,出土时覆盖于陈国公主驸马的面部。
鸿雁形琥珀饰件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文物,长5. 3厘米,宽2.8厘米,高4厘米。1986年出土于
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