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砖是表面雕刻或印有图案、图画的一种陶质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建造墓室。它既是建筑材料,也起着装饰墓室的作用。画像砖有空心画像砖和实心画像砖两大类别。
空心画像砖一般体积较大。实心画像砖一般体积较小,有大条砖和小砖、方砖等。空心画像砖流传时间较短,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它自西周出现流行到西汉晚期。陕西岐山曾发现过西周空心砖,它比汉代画像砖大而厚,只有很简单的图案,处于画像砖的原始阶段,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空心画像砖。实心画像砖自西周开始出现一直到清代均有发现,使用时间较长。
画像砖上边的图案内容很丰富,特别汉代是大发展时期,构图多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主要画像有:建筑物、车骑出行、狩猎、舞乐百戏、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瑞兽、装饰图案等等。画像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制作,有平面浅浮雕、阳线刻、阴线刻、阴线施阳线和高浮雕等。大多数采用雕刻好的木质或陶质印模,在未烧成的砖胚上压印而成。
战国制作空心砖是采用分片粘合法,就是先将泥坯拍打成片,然后粘合成形。这种砖壁较薄,接缝处也不太牢固。到汉代,制作空心砖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从分片粘合法,改进为槽型模子制坯,一次成形,制出来的砖厚重结实并看不到粘合的接口。烧制砖时火力更加匀透,质地非常坚实,往往使人误以为是石头的。这时期还能烧制较大的空心砖,长达1.6米,可以说是古代的“预制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