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较多?
作者: 时间:2011-12-20

古代建筑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有宫殿、陵墓、城市、住宅、寺庙、祠坛、古塔、石窟、桥梁、园林等。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它既体现着当时科学技术的成就,又代表当时文化艺术的水平。中国建筑和中国历史一样,悠久而又辉煌。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已经能够建造地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屋,汉代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在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沧桑后,许多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而随葬于古墓中的建筑明器(又作冥器)却异常丰富,从中可以窥见汉代的建筑风貌和水平。建筑明器是古人随葬于墓中的建筑模型,供灵魂栖息。

河南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东汉刘秀等曾发迹于南阳,建都于洛阳,汉代的许多达官贵人又都居住在河南,因此,汉代贵族陵墓遍布河南各地,特别是洛阳、南阳、商丘等地,可以说是汉墓的聚集地。汉代人受“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影响,崇尚厚葬。当时的人们在死后大都要将自己生前的衣、食、住、行搬入阴曹地府继续享用,特别是将地面的住房、仓房、猪圈、厕所等建筑制作成小的模型随葬于墓中,因此在河南各地汉墓出土了不少随葬建筑明器。它们品种多样,功能齐全。根据其建筑形式和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仓楼、望楼、戏楼、水榭、宅院等。一般人总认为中国古代以庭院建筑著称,实则不然,中国古代不仅以庭院建筑著称,而且高层建筑也毫不逊色。中国从汉代起多层楼阁已大量出现,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层。仓楼、望楼、戏楼,都是用于不同场所的汉代楼阁。仓楼为存放粮食的建筑。望楼是陈望、守卫的建筑,它的各层往往有执弩机或兵器的守卫俑,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建筑的作用。戏楼是表演歌舞百戏的场所,有的戏楼出土时里边还有乐舞俑。汉代戏楼虽有出土,但比起其他楼阁出土的较少,实体建筑在明清时期才大量出现。河南出土的戏楼多分为上下二层,透空花墙的形式,增强了室内的光线和空气流通。作为演出的一层往往敞口,上下间距较高,有的还分为里外两间,前边的一间是演出舞台,后边是化妆休息的场所,这种建筑屋檐微微上翘,增加了舞台的高度和亮度。在前墙处设边柱矮栏杆,将舞台围起。仓楼是贮藏粮食的场所。通常下设基座或矮足,加大建筑离地面的高度,防止雨水流人,并设有通风的圆形气孔或窗户,以防止粮食发霉。

汉代水榭是建于水中的亭阁,四面无墙,多为狩猎游玩的场所。《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间,治宫室,立榭台于安华池。”说明春秋时期已有这种建筑,到汉代更加发展流行。这种建筑明器的下部一般是圆形或方形水池,内有鱼、龟、蛙、鸭等水中动物,水池边缘往往有鹿、羊等猎物。在水池中央建起二层或多层亭阁,亭阁四周有执弩机的猎手。

汉代宅院多为庭院,也有楼院。庭院为四合院布局,一般由门房、庭堂、廊房、院落组成。楼院由楼阁和院落组成。汉代宅院除具有生活性能外,还有生产的性能,主要从事家庭手工业和饲养家畜等副业,因此在宅院中除以上主建筑外,还有不少附属建筑,如作坊、水井、炉灶、厕所、猪圈、鸡窝等。

这些建筑明器虽不及实体那么雄伟壮观,但也不失其风采,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社会风貌。

来源:《河南博物院展品知识问答》
 
 
 
 
相 关 内 容
 
 
 
▪ 河南文博test1216河南文博河 ...
按时打发似的发爱上
按时大大爱上的
阿斯顿发爱上
刚回家和放四大四大阿斯顿阿 ...
阿斯利康的附件爱看就阿斯顿 ...
的费和的风格和的费个好地方 ...
河南博物院藏10件彩绘陶质文 ...
新野馆藏汉画像砖保护修复
袁世凯兰呢制服保护修复
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
古代的石刻都包括哪些种类?它...
宋代五大名窑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