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局金属文物保护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博物院)简称金属基地,隶属于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建立于2010年。由中心主任兼任基地主任,设专职副主任1人。中心设计职能为,承担河南博物院金属文物、无机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研究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新技术、新材料,融合科学理念、传统技艺和审美需求,最大程度确保修复和保护过程的合理性。在省内乃至国内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推广、实施等相关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金属基地包括金相显微镜实验室、无机文物保护修复室。

金相显微镜实验室

无机文物保护修复室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注重修复技巧和器物的完整性,修复理论体系仍需完善。上世纪六十年代文物保护修复在西方出现大讨论,出现例如:切萨莱  ·  布朗迪修复理论等各种修复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布朗迪修复理论的理论核心是:修复是根据历史学、自然科学、美学、材料学的特征来认识艺术品、修复艺术品的方法论。    多年来,我们尝试探讨修复理念与修复的关系,充分利用科学性、多学科结合等方式,结合中国艺术审美传统,探索适用于博物馆修复的修复体系。

1.传统修复技法与现代科技结合

2.完形修复向保护性修复转变

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铅锡编钟

3.建立科学的文物保护修复管理体系

4.提出修复是最“基本的陈列”

2009年11月,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功能提升改造,河南博物院在中国博物馆当中首创“历史教室——文物保护观摩实验室”。将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技巧等知识变为展线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制作工艺讲解体验

五、持续发展与创新

随着保护科技不断发展,保护研究仪器和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基地不断开展新技术、新材料在文物保护修复应用方面的适用性研究,合作定型、研发文物保护修复相关设备。

低脉冲激光设备在青铜文物保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