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境内的熬汉旗兴隆洼遗址,被中国考古界誉为“草原第一村落”。其中发现我国年代最早的玉器、石雕女神像。启开了尚玉文化和偶像崇拜之先河。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龙,显示了中华龙最为原始的造型,它为寻找龙的传人之源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玉蝉

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时期的文物,长3.2厘米,宽1.8厘米,1989年出土于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青玉质地,采用琢磨工艺制作,造型古朴。
石雕人像
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时期文物,长16厘米,宽11.5厘米,高35.5厘米,1989年出土于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黑灰色硬质基岩制成,采用了打、琢、磨制等加工技术。颅顶尖削,前额突出,双眼深陷,鼻翼较宽,颧骨丰隆,吻部略突,双臂下垂,作躬身蹲踞状。下端打制加工成楔形。微微隆起的腹部具备孕妇特征。该雕像表现了原始社会对裸体女像的崇拜,即女神崇拜现象,开原始宗教之先河。
勾云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时期文物,长18.2厘米,宽10.9厘米,厚0.4厘米,1981年出土于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遗址,采用黄白色玉琢磨而成。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长16.8厘米,宽11.5厘米,厚2.8厘米,1974年在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村征集,采用墨绿色玉琢磨而成。整体呈卷曲状,首位相接。猪首,额头隆起,两个圆弧形耳直竖,耳下雕出圆眼,下颌部前伸,磨刻阴线勾出双唇、鼻子。颈部有一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