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棺银椁
文物名片

金棺银椁,北宋,其中金棺,金质,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4.5厘米,重614.52克;银椁,银质,含银量99%,长43厘米,宽20厘米,高34厘米,重2384克。1988年7月河南省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出土。

深度品鉴

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修复河南省邓州市福胜寺塔塔基时,发现一座地宫,在清理地宫时从中发掘出一组稀世珍宝——金棺银椁。金棺银椁放置在石函内。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椁床上。银椁盖为五棱形,其上为线形纹饰,前方透雕双龙戏牡丹。银椁两侧,錾满了龙兴寺、开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语。

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前档有仿木建筑形式构件,其下有护法神两个。金棺左侧为释迦涅槃故事图,右侧为出行图。据发掘报告称,发掘时金棺内前面放置顶骨一块,后边放置牙齿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无色透明液体和米粒大小的舍利。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物。

图一  河南省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出土金棺银椁

金棺棺盖为前宽后窄五棱形,上錾刻双凤戏牡丹,金棺前档饰有仿木建筑,其下刻有护法神2个,两神双赤足站立,各执一剑。金棺右侧为出行图,其后錾刻“未 三月造”。左侧为释迦涅槃故事,后部錾刻“维摩隐僧……”,金棺底座边缘刻祥云图案。

金棺为四部分构成:器盖、棺体、底座和棺正面装饰檐板。棺身、檐板、底座由一金线穿孔连接。底座与棺体连接穿孔6处,共14个孔,右下角有4个穿孔,两两贯通。

图二  金棺侧面图

银椁由三部分组合而成,椁盖、椁身和基座。椁身正立面、后立面饰刻有屋顶、大门纹样;椁身正面外部立两根檐柱,其上承托仿木结构的房顶与基座连接,基座上饰一圈栏杆。

图三  银椁侧面图

金棺银椁安坐于基座上。银椁基座上做宋式单勾阑。银椁基座上所饰栏杆造型古朴、简练、明快。金棺银椁装饰的栏杆,两侧为三段,中部华板为实体,菱形图案内饰花卉纹样,周边点状镂空装饰;两侧华板镂空,饰卷草纹样。华板花纹雕饰搭配,主次有别,古朴而不失华美。

据地宫碑记载,福胜寺梵塔是由皇帝赐过紫袍的主僧、宋代开国元勋主僧和众多弟子及千里外的诸多施主集资筹建。金棺银椁代表着佛教活动的盛事和佛教的中心地位。福胜寺塔金棺银椁是建国以来佛教考古方面重大发现之一。

文化解读

金棺上所饰刻的释迦涅槃故事与《大般涅槃经》所记完全一样,其表情安详,慧眼微闭,似睡非睡,怡然自若,毫无苦处,显得慈悲宽怀,气度非凡。弟子群集于卧榻四周。 涅槃图像是佛教艺术中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题材。

图四  金棺上的释迦涅槃图

佛舍利,亦称舍利子、舍利,传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焚其身,有骨如五色珠,光莹坚固,称为舍利。据说那些舍利重达八斛四斗,为八国所争,故分为八份,分装于八个宝坛(或说为瓶)中,藏于八国。后来阿育王时,又从各处索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塔,将舍利分置塔中。至于舍利的大小,或说与米粒相似。根据佛经,若无佛真身舍利,还可用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等众宝造作,甚至以精净沙石,乃至药草的根节造作,亦称舍利,福胜寺塔出土的舍利,经鉴定即为此类舍利。

金棺银椁或其它舍利储器一般安置在佛塔中。古印度供养舍利的方式是瘗埋,即安置于塔中、塔上(天宫)或塔基下(地宫)。随着佛教的传播,在塔下瘗藏舍利的做法也传到我国,在我国,较多的是瘗葬在佛塔的地宫。目前发现纪年最早的一处,是河北定县的北魏塔基,那是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发愿修建的。河北的定县、正定,山西临猗,山东长清的宋代佛教塔基中,分别发现了不少金银器物。

隋文帝虔信佛教,于仁寿年间曾诏诸州造塔,并遣人分送舍利。1969年在陕西耀县发现的舍利塔基,据出土石函内塔铭知,为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所建宜州宜君县神德寺舍利塔。这时在石函以外,四周砌护石和砖墙,已不再直接埋于塔基夯土之中。同时,石函盖面篆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九字,在函盖四侧有精美的线刻图像,有飞天、花草等。函体四侧也有线刻图像,除护法的天王、力士外,还有佛弟子“舍利弗”、“大迦叶”、“阿难”、“大目楗连”像,均作佛涅槃时的悲戚、哀哭之状。在石函内口上平嵌“舍利塔下铭”石刻,似模拟着当时墓志的款式。舍利三枚盛放于一涂金盝顶铜盒内,同时还放置有波斯银币、铜钱、金环、银环、玉环等组成的“七宝”。此外,石函内还有内装头发的圆铜盒,及装于方铜盒中内盛红色液体的玻璃瓶。可以看出,隋时瘗埋舍利的制度,更加接近当时墓葬的形制。

到了唐代,瘗藏舍利的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自印度传来的瘗藏于坛瓶的做法,彻底改为模拟中国埋藏死者的制度,在塔基下构筑类似墓室的地宫,以砖砌建,并设有门和甬道,还绘制壁画。将舍利瘗藏于中国式样的金、银制造的小型棺、椁之中。据唐释道宣《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春三月,敕取法门寺舍利在东都洛阳宫中供养,“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于龙朔二年送返法门寺石室掩之。在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发掘中,碑石内记有“武后绣裙”一件,或许即为显庆时所施,而经唐武宗毁佛后偶然遗留下来的,也未可知。

自显庆年间武后为法门寺舍利造九重金棺银椁后,各地瘗埋舍利时竞相仿效,目前发现的年代与之最接近的标本,出自甘肃泾川唐大云寺塔基,埋藏于延载元年(694年)。安置于砖筑的券顶地宫之中,地宫门向南,前为绘有壁画的短甬道。14 颗舍利放于琉璃瓶内,置于金棺中,金棺外为银椁,再外为鎏金铜函,最外为盝顶石函,上刻“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内外共有五重,虽然不及法门寺舍利的八重之数,也已相当可观。金棺制工精美,前档和两侧正中嵌白色珍珠,周围贴金片莲瓣,形似盛开的莲花,莲花四周又配以金片组成的莲蕾、莲叶。金棺的后档居中,贴六瓣金莲,周绕六朵金莲或莲蕾,其上又嵌饰石英石、绿松石等,工精而华美,表现出盛唐金银细工的高度工艺技巧。

武则天以后,以金棺银椁瘗埋舍利的做法,在唐代流行不衰。1985年在陕西临潼庆山寺发现的一组标本,反映出唐玄宗开元盛期的情况。庆山寺塔基地宫及所瘗金棺银椁,其华美程度超过泾川大云寺塔基的出土品。地宫亦用砖砌筑,前有甬道,两壁精绘护法的天王力士,内树石碑,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刊刻的《上方舍利塔记》。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经济江河日下,但统治阶级佞佛之风并未稍减,甚至恶性膨胀。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 年)正月,命中使杜英奇领禁兵护送宫人30名持香花与僧徒赴临皋驿迎佛骨,开光顺门迎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京城佛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旧唐书•韩愈传》。一时长安城中,宗教迷雾弥漫,佞佛之风日盛,以韩愈为首的士人力行反对。结局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敝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此以后,佞佛之风更盛,从中央到地方,瘗藏舍利之风仍然盛行。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发现的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瘗封的大量文物,引导人们去回忆唐末最后一次从法门寺迎取佛骨舍利的盛况。当时懿宗欲迎佛骨舍利,群臣谏者甚众,至有言宪宗因迎佛骨寻晏驾者,但他却说“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于是“广造浮图、宝帐、香舆、幡花、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四月“佛骨至京师,导以禁军兵仗、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过于郊祀,元和之时不及远矣。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竞为侈靡”。可惜佛骨舍利还未送还,懿宗就死了,结束了他想“借佛骨30舍利年逢太平盛事”而做的美梦,于是新继位的僖宗李儇匆忙把佛骨送回了法门寺。这次也是唐朝皇帝最后一次迎佛骨舍利之举,因为僖宗以后仅传昭宗和哀帝两帝,唐王朝就亡了,时间尚不足30年。不过,唐朝皇帝的迷信佞佛,倒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这自然是他们本人所始料不及的。

宋代佛教表现为与唐代不同的另一种形式的兴盛。宋代佛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唐以前的贵族式的经院佛学开始深入社会生活,自上而下地走向民间,出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说明佛教的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为:教义、修行方式的简易和平民化。许多世俗的器物作为财宝供奉施舍于寺院,也有特别制造的器物。与唐代佛教的兴盛相比,宋代更加民间化,各种规则淡化,供养器也多样化。其中有珍藏佛舍利的银函、匣、盒,椁、棺、塔,用于礼佛的银罗汉、供养人,仪式活动时使用净瓶、葫芦瓶、瓶、洗、盘、盂、香熏等,形成了较完备的宗教供奉器具。河北的定县、正定,山西临猗,山东长清的宋代佛教塔基中,分别发现了不少金银器物。

这件金棺银椁,将中国古代建筑与其巧妙融合,释迦涅槃图的人物造型,也具有典型的中原人体貌特征,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取得了佛教艺术风格与中国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

比较研究

一般认为唐朝是佛教的全盛时期,这是从佛教发展的思想史来划分的,而从佛教社会史的角度看,引用竺沙雅章在《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一书序言中的观点:不应该说宋代是佛教的衰退期,由于深受唐宋间政治、社会变革的影响,宋代佛教表现为与唐代不同的另一种形式的兴盛。宋代佛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唐以前的贵族式的经院佛学开始深入社会生活,自上而下地走向民间,出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而且也出现了具有中国近世佛教特色的居士佛教这一现象,说明佛教的中国化进一步发展。或许,这也是金棺银椁集中出土于唐宋时期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金银器富有中国本土民俗与世俗意趣的纹样、各类花卉瓜果、禽兽虫鱼题材所包含的吉祥美好的寓意,外来纹样不同程度地中土化,具有明显外域风格的纹样基本不见。

目前已经发现的“金棺银椁”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制作精美。

1985年5月,陕西临潼庆山寺塔基地宫出土盛唐金棺银椁、舍利及一批珍贵供具。金棺通高 28厘米、底座长23.4厘米、宽17厘米,重1800.4克。整器由金棺、银椁、须弥座组成。金棺前档粘有团花宝珠和浮雕的鎏金护法狮子,后挡粘有珍珠团花,棺盖上粘有缠枝宝相花,并以锦带缚缠。银椁前档雕出门扇,左右各一浮雕菩萨,后档上粘浮雕摩尼宝珠。椁盖中央贴鎏金白玉宝蕊莲花,周围为四朵宝石镶嵌的团花,莲花和团花上皆用粗银丝作成螺旋塔形。椁的两侧面有五个或坐或动的罗汉。须弥座以壶门作底,上围以透空栏杆,围镶嵌六周珍珠。金棺银椁采用锤鍱、掐丝、贴焊、铆合、镂雕、镶嵌等手法,在表面装饰出色彩斑斓的花朵、形态不同的罗汉、庄重的菩萨、威严的狮子等,玲珑剔透,精美绝伦,被誉为“稀世罕见之瑰宝,千年文物之精华”,具有很高的工艺考古价值。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精美繁缛的金棺银椁。

图五  陕西临潼庆山寺唐代金棺银椁

1964年,甘肃泾川大云寺发现的地宫中出土唐代佛舍利。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又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都建一座大云寺。舍利由石函、铜函、银椁、金棺和玻璃瓶,层层套置。铜函通高13.2厘米,长12.3厘米,重590克;银椁高9.3厘米,长10.7厘米,宽8.4厘米,重351.5克;金棺高6厘米,长7.5厘米,宽5.4厘米,重107克。

图六  甘肃泾川大云寺唐代金棺银椁

1960年5月,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唐代地宫出土李德裕重瘗舍利的石刻题记,以及重新瘗埋舍利使用的金棺银椁。这次清理出土文物共 2576 件,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其中李德裕所撰《重瘗禅众寺舍利题记》很有价值。金棺高2.8-2.1厘米,长6.4-5.1厘米,宽1.9-1.6厘米,重97克;银椁高4.9-3.9厘米,长11.5-9.6厘米,宽4.3-3厘米,重203.5克。通体浅錾精细花纹,棺、椁形制相同。头档饰门扉,并饰如意云托慧日。足档刻如意云纹,两侧各刻双头迦陵频伽像一身,间以缠枝花纹。

图七  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唐代地宫出土的金棺银椁

南京长干寺遗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塔高1.1米,堪称“金塔之最”,考古人员在南京古长干寺阿育王塔内发现两套银椁,一套为长方形,存放于塔内上部的一个角上;另一套为方形,发现于塔身下部。这种复合式的瘗藏储具还是第一次发现。正方形银函被首先打开,银函里,是一只稍小的正方形银函。小型银函里有一只琉璃瓶、一尊铜佛像和一个透明的佛珠。显微摄影所见琉璃瓶内所装的舍利呈现黄色、乳白色、黑色等。雕有须弥座、四个侧面雕着12尊佛像的长方形鎏金银椁。在掀开带有子母扣和云母锁的撑盖后,一个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绕着金绳的金棺出现。金棺内,有一块呈蜂窝状的黄褐色顶骨,还有三只装有舍利的琉璃瓶与一只小香盒。

图八  江苏省南京古长干寺阿育王塔内发现的金棺

图九  江苏省南京古长干寺阿育王塔

1994年3月,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发现宋代瘗藏佛牙舍利的金椁银棺,系北宋皇室精品之作。整器由金椁、银棺、银须弥座组成。金椁为银质贴金箔,长26厘米,高28厘米,宽8.4厘米。椁盖为五棱体,套两道金箍,前档有錾宝相花火云冠。金椁安置在银须弥座上,须弥座围透雕栏杆,通体錾吉祥缠枝纹,束腰有镂空如意云斗图案。座头两侧悬“太平通宝”鎏金币二枚,是宋太宗时期皇家特制的供养钱。金椁整器集锤鍱、贴焊、铆合、镂雕、錾刻、贴金等繁缛手法于一体,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工艺考古价值。银棺长16厘米,高4厘米,宽5-6厘米,由盖、体组成,素面,银封箍一道,分前后两室,以木匣分隔,前盛佛牙,后储舍利,有丝织物包裹。

图十  山东省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金

图十一  山东省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银

金棺银椁并非储殓佛舍利的专用品。只是唐宋时期多以金棺银椁储存佛舍利已演变为一种习俗和固定法事。河南博物院藏金棺银椁将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与其巧妙融合,在目前已出土和发现的金棺银椁中独具特色。

趣味猜想

猜想一:金棺银椁并非储殓佛舍利的专用品,您还知道哪些器物可用来盛放佛舍利呢?

猜想二:为什么佛教如此看中佛舍利?

您的答案是什么呢?您对这件文物还有更多的疑问和猜想吗?河南博物院感谢您的参与,期待您的解读,《每周一品》栏目将对参与者的答案择优公布。

请联系我们《每周一品》栏目电子邮箱:meizhouyipin@chnmus.net

相关链接

金银器皿的制作工艺

盛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交往频繁,因此这一时期的细金工艺处于鼎盛阶段,唐代中期的首饰制作工艺已经比较完整。《升庵全集》中记载了唐十四法:“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板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嵌金、裹金”。这十四法将当时这种独具特色的细工工艺做了简明的概述。这里着重介绍金银器皿制作时使用的几种工艺。

制胎工艺:锤打制胎工艺所用材料多为金银板、片。主要工具是不同形状的锤子,通过镂、墩、闪、光等工序打出器形,为后续錾刻等制作打基础。在制作中先用锤子(木锤、铁锤等)在金、银板、片上打制成胎形。在锤打的过程中先“搂”后“墩”。搂就是用锤子敲打材料成型,墩既窝出器物所需形状。在一块金、银片上不但要锤打出所需的器物,而且在敲打的过程中各部位薄厚均匀,不能有余料。

錾刻:錾花工艺比花丝工艺的历史更为悠久,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錾花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以錾花为主的金器。如:山东沂水出土的金剑柄。战国时期的金银器造型美观,工艺讲究。器物的制作以錾花、镂雕为主。錾花是金银器制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阳錾(在凸出的饰物上錾刻)、阴錾(在凹进的饰物上錾刻)、平錾(在饰物表面錾刻)、镂空(錾出纹饰后将其余部分脱出器物)、戗(用特制的戗刀,戗出素亮花纹)等多种形式,把金器原有的单一色调,通过錾花工艺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出多层次的艺术效果。錾花工艺充分运用了錾与抢的手法,使金器中的暗与亮的对比强烈鲜明,更增加了饰物的艺术魅力。錾刻工艺面对的多为金银器制作中的半成品。錾花制作工具有:素锤、小铆锤、木锤、羊角台等,自制胶(黑松香、白土子、花生油)和各种錾子。錾子的种类多达几十种甚至上千种。其中常用的有弯钩錾、直口錾、沙地錾、点錾、套珠錾、戗錾、采錾等。这些錾子都是工匠根据所錾刻花纹的需要自制的。錾刻的表现手法多为阳錾、阴錾、平錾、镂空。其工艺技法为勾、落、串、点、台、压、踩、丝、戗。目前常用的錾刻技法是勾、台、踩、丝、脱。我国唐、宋、辽时期出土的金银器中有许多表面錾刻不同纹饰的器皿。1992年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了30余件金银器,多为实用器,保存完好。其中金碗、鎏金银罐、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等文物表面鸿雁、莲花、人物等图案的錾刻,运用勾、串、丝、戗、落、抬等技法。

花丝:花丝工艺最早始于西汉。西汉后期,历经魏、晋、隋唐直至今日。花丝工艺的材料以不同粗细的金、银丝为主。主要的制作工具有花丝掐活镊子、掰活镊子、绕卷活镊子、掐丝板、制子等。花样丝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素丝、花丝、巩丝、麦穗丝、祥丝等,不同品种的金银丝可制成各类纹饰,如回纹、回字锦、套古钱纹、灯笼空纹和牡丹花、梅花纹等纹饰。花丝的加工技法有掐、填、攒、焊、编织、堆垒。

作者简介

马艳,女,现就职于河南博物院信息管理处,助理馆员,致力于彩陶方面的研究。

杜安,男,文博馆员,河南省文物局金属文物保护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专注于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和彩画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