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备战5.18“文化进校园”
文图: 志愿者王跃涵
编辑: 顾永杰
发布日期: 2013-04-17
 
 
 

4月12日下午,为备战即将进行的“文化进校园”宣讲,由优秀讲解员徐楠、豆晓宇以及志愿者杨利、孙海潮、沈晓华、周宇虹组成的《精品文物四讲》最后一次试讲辅导在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迎接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博物院策划了“文化进校园”、“文化进社区”、专家讲座、国学讲座、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其中以传播博物馆知识,展示华夏历史文化的“文化进校园”活动自4月11日以“易斯顿美术学院博物馆文化月”的形式拉开了5.18系列活动的序幕。

宣讲团的每次宣讲活动都要经过多次试讲。本次宣讲活动的试讲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三楼历史教室进行。讲解员和志愿者都为此次试讲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试讲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或以丰富的知识底蕴见长,或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取胜,使人不禁对她们实地宣讲产生不尽的期待。志愿者沈晓华的社会职业是报纸编辑,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她对讲词的把握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使观众在简练的语言当中就能获益匪浅。志愿者周宇虹是一位大学教师,常年的执教经历使她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她柔和的声音和富有说理的宣讲让人能对文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志愿者杨利和孙海潮也毫不逊色,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表现出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在长期的义务服务当中练就的扎实功夫。

试讲过程中,优秀讲解员徐楠、豆晓宇和志愿者们一起分享宣讲经验,互相切磋宣讲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最后试讲活动在大家互相鼓励中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