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参加“郑州市教育局首届校外教育课程博览会”
文图: 刘璐 / 文 权威 / 图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4-13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巨涛体验手工抄纸
老师,你确定不是盗墓的?
触摸骨笛模型与鹤骨

4月11至13日,由郑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郑州市校外教育工作暨首届校外教育课程博览会”在郑州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召开。由河南博物院选送的4项精品课程,收获了参与师生及教育专家的关注与好评。

此次活动以课程博览会的形式,以21家校外教育基地的50多项特色课程为主要内容,吸引了来自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各中学的代表、多家校外教育基地的负责人及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博览会上,河南博物院通过制作的十余幅宣传版面,详细介绍了“历史教室”“华夏古乐”“志愿服务”“在校教育”“讲解服务”“国学讲坛”等六大面向公众的服务品牌,让各位与会代表及校外教育基地的负责人对博物院近年来的校外教育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我院选送的多项精品课程、搭建的4个展区更是受到了参与师生的热烈“追捧”。

在“考古知多少”展区,洛阳铲、手铲、各种颜色考古土样及各种质地的文物标本……这些只在发掘现场出现的实物一经展出,瞬间就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老师,洛阳铲是盗墓的吗?”“原来‘挖土’有这么多学问!”结合丰富的实物标本,在历史教室辅导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演示下,学生们明白了考古和盗墓的区别,更了解了考古发掘的科学严谨和各种文物的研究意义。在“纸文化”展区,“纸源”“纸工”“字纸”“纸韵”四个主题不同的图片展览,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观看,与之同步推出的“手工抄纸”更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了的造纸的技艺与乐趣。在“古代音乐文物”展区,用骨排箫复制品演奏的西游记插曲《女儿美不美》的旋律刚一响起,就博得了在场学生的一片惊叹:“声音太美了!”“哇,这里还有这么多编钟,能让我敲一敲吗?”在“3D打印”展区,更是被学生们包围的水泄不通:刚刚从意大利巡展回国的3D打印陶仓楼、神奇的3D打印机,还有可以握在手中随时进行创作的3D打印笔……当现代科技与古代文物相结合,这样的的课程体验模式还有谁不心动呢?

参加此次博览会的“考古知多少”“纸文化”“3D打印”“古代音乐文物”等均是历史教室近年来推出的精品教育资源课程,其整合了流动展览、实物教具、文物标本、学生作品及视频展示等多种具有河南博物院特色的教育资源。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巨涛在体验完我院的课程活动后表示,河南博物院的校外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课程设计特色鲜明、易于体验,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今后,河南博物院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积极响应“三规范一确保”的校外基地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外基地工作的各项建设及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博物馆教育课程的开发力度和质量提升,为郑州市校外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努力。

 
自己造纸好开心
团团坐,先说说3D打印笔的工作原理
建模有点难,试试看3D打印笔
你看,原来3D打印能做这么多事情
这样的石头会唱歌
听说,芈月会吹排箫,我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