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2017年志愿者基础培训结束
文: 丁伊璇
图: 杜海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7-08-25

国际动物考古理事、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授课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授课

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授课

河南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授课

优秀讲解员为志愿者做示范讲解

志愿者认真听课

8月20日,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2017年志愿者基础培训圆满落幕。在为期三周的培训期间,文博、考古、古建、教育等专家先后授课,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授课老师分量足、培训形式多样、教和学两相悦等四大亮点突出。日前,2017年新招募的志愿者顺利通过考核,向团队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课程设置科学。此次培训特设置了各种公众服务相关内容,尤其是针对志愿者的实际工作,需要补充大量器物学、讲解方面的知识,特邀请考古、古代建筑、志愿公共服务、展陈、器物研究、博物馆教育领域专家分别讲授了《考古概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与主流——中原文化纵横谈》《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青铜器常识》《中国古代玉器概说》《讲解概论》《公共场所安全》《博物馆摄影实物》《博物馆志愿者精神分享》《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管理规范》等。授课内容知识信息丰富、逻辑性强、资料充分,为志愿者做好博物馆义务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授课老师分量足。培训活动特邀请国际动物考古理事、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杜启明,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河南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四位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亲自授课,令大家对考古、古建、陶器和中原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各位专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谦虚律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志愿者,从一个侧面提升了博物馆社会形象。

培训形式多样。有讲解员实施的现场教学,有专家实施的系统授课,还有一对一的辅导、分组讨论发言、场景模拟演练。河南博物院的摄影专家牛爱红拿着相机亲自上阵,向大家演示并传递关于摄影的知识;2016年度河南最美消防人、河南博物院保卫处消防科科长刘速向大家发放安全手册,并通过现实案例短片和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向大家分享了火场安全逃生的手段;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秘书组成员冯勇从志愿者本身的角度和这批新志愿者分享了志愿者精神。

教、学两相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都非常高,即使是大雨也浇不灭大家的热情。8月12日下午,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学员们狼狈地冲进教室,大家都觉得也许会临时取消课程,谁知走进教室,却发现授课老师已早早在教室等候。老师冒雨而来,暴雨也没有挡住志愿者学习的脚步。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刘玉珍穿着湿透的衣服,和大家分享了志愿者精神,介绍了国内以及国际上志愿者工作的现状,坚定了学员们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决心。两个小时过去了,被暴雨打湿的衣服也暖干了,老师和学生身上是凉的,心里却都是暖的。有位年龄比较大的女性志愿者说:“听了诸位老师的课,我觉得与其说志愿服务是为社会做贡献,不如说河南博物院在给我们送福利!” 

据了解,8月20日上午,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考评小组对志愿者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将于近日上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