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开班
文: 国家文物局供稿
图: 牛爱红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8-07-23

“第二届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开班仪式在河南博物院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致辞

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致辞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致辞

内地、香港和澳门的中学生代表发言

7月21日,“第二届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在河南博物院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院长马萧林,香港特区政府驻河南联络处副主任周立根,澳门特区文化局文化遗产厅研究及计划处职务主管卢可茵,以及来自内地与港澳三地的近60位优秀中学生参加了当天的开班仪式。

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主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河南博物院承办,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加深三地中学生对中原历史文化的关注与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心。

开班仪式由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主持。仪式上,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首先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历史、藏品及近年来举办展览和开展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的情况。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影响力度,形成引导青少年关注文化遗产的长效模式。

随后,内地、香港和澳门的中学生代表先后发言。他们表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传承与延续之地,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的发轫之地,本次暑期课堂选择来到河南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每位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发现历史之美、亲近文化遗产的难得机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重视并支持各地文博机构发挥特长,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交流活动,并对参与本次活动的三地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要珍惜此次文化遗产交流活动的机会,增强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当代中国发展和建设的认知,让文化的种子、国家的信念在心中生根发芽;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加深友谊,共同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三是要把此次活动中所学、所得、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成为沟通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桥梁。

接着,在热烈的气氛中,胡冰副局长为三地学生代表授旗,宣告本届文化遗产暑期课堂正式开班。

据悉,本次活动从筹备到实施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省内多家文博机构的积极配合,将成为一次向三地学生推介河南多样文化遗产资源的“出彩”展示。

在随后的时间里,学生们将通过博物馆主题参观、华夏古乐赏析互动、遗址遗迹考察、文化遗产公开课、毕业成果展示等形式,发现中原历史与文化在中华历史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探究文明物质载体的重要信息,亲身感受考古的科学与严谨,发掘文化遗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在重探究、重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我组织、主题策划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共享文化带来的创意灵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