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协出版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在洛阳召开
文图: 古花开 文  牛爱红 图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7-06-19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现场

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致辞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开幕式上致辞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主持会议

6月1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河南博物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中原文物》编辑部、《洛阳考研》编辑部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文物出版与新时期使命”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献本,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秘书长朱万章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主持会议,来自国内40多家文博期刊出版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共同研究文博期刊发展现状、探讨文博期刊发展的新思路。

开幕式上,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秘书长朱万章宣布新一届出版专委会委员、机构名单。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献本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对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欢迎,并就洛阳市文物资源以及洛阳文博刊物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开幕式上致辞,向长期以来支持河南博物院发展的同仁表示感谢,他简要回顾了河南博物院发展90年、《中原文物》创刊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文博期刊出版是考古人、文博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几十年来,文博期刊工作者为全国文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文博出版也面临新形势、新媒体、新问题带来的挑战,他期望各位代表进行充分交流,以本次盛会为契机,提升全国文博期刊出版的水平。

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在致辞时说,本次会议的召开时值《中原文物》创刊40周年,他肯定了《中原文物》40年为文博工作做出的贡献。并希望《中原文物》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新起点,做出更大贡献。他指出,当前文博出版工作机遇与挑战共存,文博期刊工作者要担负起传承文化血脉的责任,同时也要做文化繁荣的建设者,建设中国现代文明。本次大会研讨内容涉及期刊传播、影响、前景、数字出版等,都是文博期刊目前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通过研讨做好期刊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大贡献。

会议期间,来自各单位的22位代表在会上做了发言,对文博期刊发展的现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交流内容涉及新媒体环境下文博期刊的发展现状、学术定位,文博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走向,以及“变”与“不变”的思考,探讨纸媒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新的传播方式。与会代表纷纷围绕本次会议主题,针对文博期刊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闭幕式上,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就本次会议中较为集中的三个议题:文博期刊的定位、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办刊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一是文博期刊本身性质就是小众期刊,还是要立足学术期刊,要服从于学术研究,服从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还是要严格期刊的学术价值、科学价值、留存价值。

二是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文博期刊总体来讲应该是机遇大于挑战。关键是要研究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要顺应这种趋势,比如与新媒体的融合,要采取合作共赢的模式,让新媒体为文博期刊服务,探索过程中要解放思想。

三是在如何办好文博期刊的思路上,首先要定好位,找准刊物的性质。找准发展方向,找准作者与读者群,要充分发挥所在机构优势、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实际业务工作办好刊物,比如针对展览办的专题。可以互相借鉴办刊经验,资源共享。

最后,白云涛指出,文博出版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需要解决,这也是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的任务,希望今后大家继续探讨,为文博工作继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