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课堂进河博 童心妙笔绘非洲
文图: 张滢 金晓明/文 牛爱红/图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4-03-18
 
绘出我心中的非洲

3月6日至12日,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的师生走进河南博物院,把创意美术课堂搬进“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从学生画作中遴选出近百幅优秀作品,精心布展,面向公众展出。

师生们首先在志愿者带领下,参观“中部非洲传统兵器艺术展”、“多彩坦桑——坦桑尼亚‘挺嘎挺嘎’绘画艺术展”。同时,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从装扮非洲民族造型开始,以狩猎、祭祀等不同角色的面部彩绘装扮学生,让学生了解非洲文化起源、丰富的内涵,以及其特殊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互动手册、射箭比赛、非洲手鼓表演、非洲舞蹈学习等互动参与系列项目,师生们从看、听、感、知、触等多个角度,体验多彩、热情的非洲文化。

深沉激昂的非洲鼓点、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蹈,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他们拿起画笔、彩纸、刮刀和胶水等材料,用无拘无束的想象,绘制出奇妙、热烈的非洲风情。作品内容包括非洲地貌、民族舞蹈、神秘面具、生活风情等,强烈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给观展观众传达了无限的暇想空间。丰富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沟通、创意、绘画多方面的才能,起到了“快乐学习”的教学效果。

作为首批被命名的“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河南博物院多年来不断尝试和探索把博物馆独特文化资源和青少年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渐形成了“发现感受-互动体验-交流思考-提升创造”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坚持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依托常设大型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和大型专题展览,利用“历史教室”和专题展览社会教育空间,准确定位服务目标人群,不断创新社会教育服务手段。教育活动旨在受众通过亲身参与“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提升内在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引发对文化现象的思考,激发艺术创作热情。博物馆以展品和社会教育活动为介质,与公众交流,实现社会协同共办展览的目的。

【相关链接】

1月16日,“中部非洲传统兵器艺术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展期2个月。展览共展出19至20世纪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中非传统兵器展品387件,配以大量珍贵的图片、视频等背景资料,清晰地勾画出中部非洲不同部族兵器的种类和用途,反映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气质、审美习俗以及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思想。

针对不同层次观众群体的需求,河南博物院精心设计,推出了“中非寻踪”、“神奇非洲之旅”、“我是神射手”、“异域热舞”、“印象征战”、“兵器之美”、“彩绘秘境”、“活力非洲”、“多彩非洲”等九项特色文化参与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非洲文化风貌。其中,“异域热舞”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月初四《文化过大年》专题中播出。

“中部非洲传统兵器艺术展”期间,河南博物院共举办观众参与活动204场,12万余人次参与了互动体验,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比比谁画的有创意
 
 
工作人员发放展览互动手册
 
 
体验非洲鼓
 
 
 
非洲热舞跳起来
 
 
粉丝团围观“热情非洲”作品展
 
 
粉丝与画作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