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参加省文物局赴英培训团收获满满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7-12-20


培训团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丝织品文物修复室参观

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室现场教学

课堂教学

12月3日至16日,受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邀请,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的全省文博系统“城市考古与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学术培训团一行20人,赴英国相关学术机构及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与培训。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丁福利及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武玮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集中在英国牛津与伦敦两座城市,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座谈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培训期间,丁福利、武玮与培训团成员们首先在牛津大学考古学院聆听了该院院长Julia Lee-Thorp教授及相关学者就近期该校所做的一系列重大课题项目所做的学术分享与交流。他们还在牛津大学博德力图书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参加了现场教学。

牛津大学博德力图书馆早在17世纪初起就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籍善本,此后接受不少著名学者、收藏家捐赠。丰富的中国图文资料使牛津大学成为欧洲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机构。牛津大学的中国图书馆员Joshua Seufert先生对大学博德力新旧图书馆的发展及早期入藏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书籍进行介绍,并对收藏的中国《明代航海图》与培训团学员进行交流。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中国艺术馆馆长Shelagh Vainker女士介绍了本馆收藏并展出的中国陶瓷、青铜、玉器及书画等艺术品。培训团一行还参观了阿什莫林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及相关展览。

丁福利及培训团一行在伦敦期间主要在富有影响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组织、大学及相关文物考古机构进行培训、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

他们先后至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伦敦博物馆及伦敦考古档案保存中心、伦敦莱顿博物馆、伦敦华莱士收藏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佛洛伊德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对英国公立及私立博物馆在博物馆管理运作、文物修复保护及考古与古籍档案整理保存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他们还参观了相关社会组织如伦敦古文物学会,与诺丁汉大学古典与考古系教授Julian Henderson和伦敦考古信托组织考古和建筑历史学家John Schofield就英国文物保护、修复中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英国城市考古研究及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考古学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座谈。同时他们还与英国奥雅纳(ARUP)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Gary Brown先生座谈,对英国的城市考古与城市建设、城市考古遗址保存科技等进行交流。

在随团培训期间,丁福利、武玮二位同志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记、积极互动、深入考察,并积极寻求更为广泛的博物馆业务交流,其收获超出了预期培训效果。通过紧张学习与交流,他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目前英国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通过对英国博物馆、大学及相关社会机构及组织的现场考察与座谈交流,更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机构的特色文物保护及修复有了深入了解,为推动今后工作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还对一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产业、理事会制度等进行了调查了解,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