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博物院别忘看夏代文物 读懂夏王朝请翻阅《寻夏记》
文: 梁文会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3-08-14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

大禹治水、少康中兴、暴桀亡国……大家对夏的故事或许并不陌生,《诗经》《左传》《尚书》等诸多先秦文献中都有关于它的记录,西汉司马迁更是在《史记》里用数千字介绍了这个朝代的诞生与消亡。

20世纪初,考古学被引入中国,在一代代考古学家的不懈探索下,大量可以与历史文献相印证的实物资料陆续出土,史书上的文字不再单薄,中国历朝历代的社会图景也更加清晰。

IMG_1315.jpg

同学们正在河南博物院“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2厅了解夏代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和夏代的故事

在河南博物院,“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展览2厅,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该展厅展出了十多件夏代文物。根据考古发掘情况,还复原了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沙盘模型),走进展馆,夏人鲜活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铜爵饮酒、铜斝温酒、陶盉以礼、铜铃声声……与这些文物面对面对望,似乎看到了当时生活与信仰交织同行,文明的河流绵延不绝。

夏代铜铃 河南博物院藏

夏代铜爵 河南博物院藏

夏代铜斝 河南博物院藏

夏代黑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

实际上,自考古学传入中国,对夏都遗址的探索一直都是热点话题,但也饱受争议,一些人怀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1959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72岁高龄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内的宫殿、井字形道路网络以及手工作坊遗迹,这些遗存表明这里已具备都城属性,考古学家终于在河南省境内搜寻到了这个神秘王朝的踪迹,夏文化的探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今,距离徐旭生先生探索“夏墟”已过去了60余年,一代代考古人不辞劳苦,在田野中寻找夏文化的踪迹,只为还原最初的中国。

收藏在河南博物院的数十件有代表性的夏代文物实证着夏朝的过往和时光,但是这些文物只是夏朝时代的冰山一角,观众如果想了解探索更多的夏代信息,就请关注一下大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一书,该书记录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的诸多细节与故事。

     图书:《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关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该书从一场关于“最早中国”的论辩谈起,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学术史的梳理与分析,对二里头遗址及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基本情况的介绍,论证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二里头都邑是夏都,乃目前最合理的学术推论。从政治理念、精神信仰、生产生活、兴盛历程等方面为读者展示一幅翔实的最早中国的社会图景。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坐标,是这片土地上的人类走出部落、拥抱国家文明的开端。寻找夏都,就是寻找我们的来处,让我们翻开这本《寻夏记》,与考古学家们一起走进二里头遗址,走进最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