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中华”开展,幕后故事看过来(图)
文图: 牛爱红 秦一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3-09-27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精美的文物布置完毕,期待着您的光临

河南博物院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览开幕了。

展览前夕,河南博物院《鼎盛中华展》布展进行到了收尾阶段,展厅里的工作紧张有序,各方工作人员正在对展览进行着最后的调整,确保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展览,让观众通过文物穿越历史,享受一次难得的中国古代鼎文化之旅。

当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一定好奇这些文物从全国各地来到河南博物院,博物馆的展厅里还发生着怎样的“奇妙故事”?

……

 
每一件借展的文物都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河南博物院。
 
 
出土于河南上蔡郭庄楚墓的青铜圆盖大鼎鼎盖直径达80厘米,工作人员正小心的搬运摆放。
 
 
工作人员对每件到展的文物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工作人员正在拍摄制作展览宣传片,每个灯光的位置都要充分展示文物之美。
 
 
工作人员正在齐心协力地将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子午鼎摆放到位。
 
 
国宝大克鼎在众人的保护下,缓慢的移动着。文物的布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在工作人员的手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每个展柜都有着独立的灯光系统,调整好每处灯光,把文物的最精美之处充分展示给观众,让人通过文物穿越历史,体会到古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力。
 
 
每件展品摆放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核对尺寸,以保证文物在展柜中的的安全摆放。
 
 
为了保证运输安全,文物的每个细部都要用棉纸包裹起来,防止摩擦损坏文物。
 
 
展板说明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丰富的文物背景信息,每一张展板的布置也是展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展览开幕前,正在认真的对照文物核对讲词的讲解员显得格外亮丽。
 
 
展品布置以前,保洁人员对展柜进行清理。这时,她们是“主角”。
 
 
重达千斤的大鼎要细心的包裹,使用专用的设备提升起来,在众人的配合下安置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