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李晓敏:《大话西游:书里书外说玄奘》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8-05-11

主讲嘉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李晓敏副教授

人人都听过他大名,但真正懂他的又有几许?

1300多年前,一位年方二八的僧人独自一人,素衣简装,“偷渡”出国,一路向西,不问前程,不问归期。

19年时间,他的足迹踏遍56个国家110个城市,5万里行程,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1335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唐太宗李世民说他,“只千古而无对”;鲁迅说他,“舍身求法,中华脊梁”。

他,就是玄奘。

玄奘(600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西游求取真经的故事经过《西游记》的渲染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唐玄奘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无论是正史还是《西游记》,他们都对于真实的玄奘的记载却并不多见。

尽管,自唐代以来,对于他的记载和研究就一直在持续;二十世纪以来对于玄奘的研究也有多位学者进行相继的总结;近二十年来,对于玄奘的考古学研究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野;且修复玄奘故里、建立玄奘研究院、玄奘大学、玄奘纪念馆、拍摄影视作品、重走玄奘路等系列活动都在不断的轰轰烈烈的展开和进行……但,真实而立体的玄奘仍是很模糊。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玄奘究竟是大唐御弟,还是偷渡出境?他的身世,是否真如《西游记》中所说?当欢迎的人群沸腾了长安城时,他又身在何处?取经归来后的玄奘,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8年5月12日(周六)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总第229讲,特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晓敏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高僧玄奘的真实人生,切身体会玄奘的生命历程,感悟玄奘的悲欢得失。 

主讲嘉宾:李晓敏

讲座主题:《大话西游:书里书外说玄奘》

讲座时间:5月12日(周六)下午3:00—5:30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中原国学讲坛QQ交流群:580034239.

【主讲嘉宾】李晓敏,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的头人。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史、中国社会生活史、少林与中国传统文化、隋唐史研究、中国社会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隋唐佛教造像题记与写经题记整理研究》 《唐代墓志中的佛教史料整理汇编》、 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河南隋唐佛教造像记研究》、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唐代嵩山寺院与佛教文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