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讲堂】刘昕生:《漫话非洲》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8-16

提起非洲,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非洲是来自于《动物世界》里所展示的非洲野生动物和它们所栖息的原始森林与草原,尼罗河、东非大裂谷、非洲狮、长颈鹿等等,似乎那里的一切都与“原始”“野蛮”“神秘”联系在一起;也有人会说,非洲有“世界十大历史遗迹”埃及金字塔,有南非的金矿与钻石,还有坎巴里人充满异域风情的部落文化……

但是,在更多人的印象里,非洲则是“贫穷”一词的实力代言。一个又穷又乱,又脏又热的化外之地,那里政府腐败,政变频发,大众贫穷,民智未开;那里蚊虫肆虐,疾病蔓延,猛兽横行,最重要的是还有原始部落的食人生番……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真实的非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正确看待非洲文化?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不断上升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否能从本质上增进两国之间的彼此了解,又有什么作用?

本周六(8月20日)上午9:00,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嵩阳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大河网支持的“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系列讲座第十讲将在河南博物院准时开讲。届时,中国驻非洲大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刘昕生将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向大家全面展示非洲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和资源与发展,帮助大家客观正确地认识非洲,了解非洲的磨难、非洲的魅力、非洲的希望,以及非洲和中非关系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期待大家的关注!了解更多讲座信息,请关注【文博河南】微信公众号。

讲座时间:8月20日(周六)上午9:00

讲座主题:《漫话非洲》

讲座嘉宾:刘昕生(中国驻非洲大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中原国学讲坛QQ交流群:515898211.

【讲座嘉宾】

刘昕生,中国驻非洲大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70年代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80年代进入中国外交部工作。先后在中国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工作。2007年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2012年至2016年7月任中国驻塞浦路斯共和国大使。此外,刘昕生大使承担很多社会工作,曾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刘昕生大使在国际法、外交、国际组织等领域有许多研究和著述,对联合国、非洲、欧洲等国际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