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
河南博物院2022年年报
发布日期: 2022-12-31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2022年,河南博物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能力、锻造作风,致力于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接待观众近70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20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十大年度国家IP赛道奖文博类金奖”“弘博奖”全国最佳展示奖、突出贡献奖、最佳组织奖,以及“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等主要荣誉20余项。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抓牢政治建设。从政治站位上统筹疫情防控和开放服务工作,从政治要求上谋划各项业务工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讲话精神、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在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强调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20多次,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事项88次。二是抓牢思想建设。深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学习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院党委开展集中研讨学习1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5次,各支部召开集中学习68次,推送“一日一学”226次,开展理论测试4次。三是抓牢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持续提升“三会一课”质量,组织各支部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20次。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双优”先锋支部建设,提升建设党员活动室、文化走廊,开展谈心谈话32人次,吸纳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党员4名,转正党员6名,为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四是抓牢作风纪律建设。有力有序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建立了“三个”清单,提出整改措施15条,全面锤炼“五种作风”,提升“五项能力”。制定《河南博物院“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实施方案》,专题学习5次,专项督导检查4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5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建立整改台账9条,明确整改措施12条,建强应急防汛队伍,完善应急预案,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五是抓牢制度执行。从严从实执行党规党纪及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多次开展集中检查督办。制定了《中共河南博物院委员会“第一议题”制度》《河南博物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河南博物院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河南博物院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河南博物院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措施》《河南博物院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河南博物院后勤管理处日常采购管理办法》《河南博物院后勤仓库管理制度》等,压实责任、强化担当,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

二、努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

线上线下布局,院内院外融合,举办“风樯阵马 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十年河南主题成就图片展”等原创、交流展览13个,推出“远古清音——贾湖骨笛”等云展览3项。“出彩中原展”获评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主题展览项目。“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获全国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博物馆研学、“博博会”专题、馆校“双进”、暑期少儿活动节、助力乡村振兴等多类主题线下教育活动480余场,举办“云上中原国学讲坛”120余场,拍摄“豫博讲解员答网友百问”等科普短视频,推出历史教室“最美声音”文物故事线上系列课程。华夏古乐团全年举办展演和专题音乐会400余场,《历史的音乐厅——古代乐器》特约体验课项目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研发上线“指尖古乐队”之新郑歌钟互动体验项目,完成《葛天氏之乐》等“云端古乐厅”数字化传播项目22期,综合阅读量达180余万。《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古乐新声悠远传”为题,对华夏古乐团开展复原传承、文化交流和创新传播进行了专题报道。拓宽“豫来遇潮”品牌发展渠道,文创研发新品146款,品牌合作6项,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联合举办“麦田里的博物馆”系列展览。克服疫情影响,加大线上销售渠道,全年完成销售额近2000万。

三、深入优化藏品保护管理

补充院藏文物缺环,征集近现代革命文物28件(套)。清点、入藏已征集文物145件(套),原交流中心移交文物35437件(套)。点交造册古籍善本3559册。完善藏品管理系统图文信息18000件(套),录入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数字信息平台3380件(套)院藏革命文物信息。常态化开展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对院藏《秦代饱水彩绘漆盒》《宋代“石泉”七弦琴》等实施保护修复。承担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和院校文物保护修复、仿制项目12项,文物共计300件。对院50多名业务人员进行铜器鉴定专项培训,与河南统计信息职业学院合作开设文物修复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受理涉案文物鉴定评估192批次,鉴定不可移动文物98处,可移动文物12965件/套。配合省财政厅预鉴定涉案器物万余件。办理文物临时进出境6起,审核文物86件/套。配合省文物局监管社会文物流通拍卖,审核文物艺术品拍卖11场,拍卖标的982件,其中需备案文物251件,不符合相关规定建议撤拍7件。

四、稳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全年完成《中原文物》6期的发行,组织早期玉石文化研究、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先秦制陶手工业研究等学术热点专题。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39项。其中,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1项,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立项4项。河南省社科联课题项目立项14项。院内科研课题立项13项、图书出版资助项目1项。获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博物馆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出版《河南博物院院刊》第六辑、第七辑,《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等图书4部。图书管理系统导入院藏图书期刊信息8万余册。组织召开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配合完成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长江博物馆联盟相关工作。通过线上方式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共同主办“中·韩编钟、编磬及相关音乐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五、科学强化宣传和信息化建设

立足于提升河南博物院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举办“第十届中原文物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推出50集《中原藏珍》短视频。承担“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华夏古乐数字化传播与应用”项目,打造一流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加强融媒体平台建设,2022年社会各类媒体对我院新闻报道共计1282篇,其中央媒266篇(条),2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6次被新华社通稿报道,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均有大篇幅或专版报道。河南博物院官方网站和河南文化网更新发布信息近千条,制作网络专题12部。英文网站发布文物介绍、精品推送、工作新闻等130多篇。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284篇,推出《文物壁纸》《豫博二十四节气》《豫行漫记》等专辑13部,总点击率242万次,粉丝数达到112万。开通河南博物院微信视频号,推送短视频68条,总播放量123.2万。院官方微博发博856条,总阅读量744万,粉丝总数35.4万,在河南十大文旅单位微博排名位居第二。河南博物院学习强国号推送稿件252篇,总浏览量达242万。河南博物院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100条,总播放量为401.3万,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抖音最受欢迎十大博物馆”。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及管理水平,加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保障全院网络信息安全。完善票务预约系统,有序开展院藏珍贵文物三维影像信息采集与研究展示,积极推进东配楼数字馆建设。

六、同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依照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完成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连人带编划转河南博物院,成立文物鉴定中心。召开理事会会议,集理事会成员合力,总结工作、谋划新局,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能。制定并落实《河南博物院首问首办责任制度》,有效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聚焦事业发展瓶颈,制定实施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年内办理专技人员晋级21人;完成“传帮带”工程第一期成果总结、第二期导师11人和学员67人的遴选结对工作;选送推荐2人赴北京大学、3人赴故宫博物院交流学习。三是强化平安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反恐、应急、消防安全等7次培训和演练。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筑安全防线。对全院各区域及重点部位多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16处。召开第九届“博博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2022(郑州)年会暨‘新时代博物馆安全挑战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年内获评“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实现了第34个文物安全年。四是强化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收支动态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主展馆加固维修、陈展提升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完成《新馆功能设计建议概要》《河南博物院(东馆)陈列展览体系建议》初稿。五是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完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文明创建与工青妇团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创建活动。组织青年沙龙、老专家课堂、职工文体活动、老干部微型运动会、节日主题活动、青年演讲比赛等。巩固拓展定点帮扶杨堂村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杨堂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