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文物观政:四十三年逨鼎
发布日期: 2025-05-13

8d059d0468a82788eea3648f39a036b.jpg

逨鼎为西周晚期青铜礼器,发掘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共有12件,包括2件四十二年逨鼎和10件四十三年逨鼎。四十二年逨鼎和四十三年逨鼎的器形和纹饰基本一样,但铭文内容有所不同。

四十三年逨鼎的内壁有31行321字的铭文,记录了逨掌管四方山林川泽、供应王室山泽物产有功,周王册封其为“历人”(监察之职),并以四个“毋敢”训诫逨要谨慎施政。

第一个毋敢以“毋敢荒宁,虔夙夕助雍我邦小大猷”诫怠政,要求逨夙夜在公、恪尽职守。西周监察官需“勤政以辅邦”,新时代党员干部亦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力戒形式主义,如青铜匠人般专注打磨工作细节,确保决策精准对接人民需求,以实干精神筑牢执政根基。

 第二个毋敢以“雩乃敷政事,毋敢不规不型”严法度,要求逨依法行政、不徇私情。以制度红线守住底线,既用“四种形态”实现标本兼治,又以“容错机制”激发担当。严明法度方能铸就政治清明,与八项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治本之策异曲同工。

第三个毋敢以“雩乃讯庶有讼,毋敢不中不型”求公正,要求逨明察案情、秉公执法。西周“明德慎罚”思想要求官员“不中不型则咎”,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担当,力戒“冷硬横推”“过度留痕”等作风顽疾。如逨鼎所载“侮鳏寡者咎”,今日之公正亦当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标尺。

第四个毋敢以“毋敢龚㯱,龚㯱唯有宥纵”厉廉洁,警示逨不得贪污受贿、欺侮鳏寡。与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等要求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西周以“作余我一人咎”强化用人之责,新时代更需以“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逨鼎铭文印证了周宣王对“任官以廉”的考核要求,与八项规定“违规收送礼金”“违规吃喝”等禁令共同织就廉洁防线。

逨鼎“四毋敢”训诫,是西周廉政思想的凝练,更是中华文明“敬天保民”传统的历史见证。党员干部当以史为镜,在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中砥砺初心,让八项规定精神入心入脑,铸就新时代党的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