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文物观政:井冈山油灯
发布日期: 2025-05-05

微信图片_20250516173818.jpg

 1927年10月27日,红旗插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根据地受到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稀缺而昂贵,油,更是奢侈品。毛主席定了个规矩: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部只留一盏灯,只用一根灯芯,以备急用。

按照规矩,主席晚上点灯可用三根灯芯,可他坚持只用一根。警卫员悄悄加上两根,希望照得更亮些,写字看书看得更清楚些,可主席总是默默地挑开两根。就是这盏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八角楼里亮着豆大的火苗,微弱的光亮下,毛泽东同志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立下的“规矩”。千军万马进京城,约法六条,简明扼要,扣中要害。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从198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用近四年的时间对作风和组织进行了整顿。

 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可以说,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烙在中国共产党骨子里的基因和血脉。从井冈山时期的“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六条规定”,从改革开放之初端正党的作风,到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