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 | 王蕴智《汉字传奇--追寻远古的仓颉》
文图: 社会教育部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3-08-09

仓颉画像.jpg

仓颉画像

文字作为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它以强烈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大的超方言性、严密的构成体系和无与伦比的书法审美内涵而著称于世,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汉字是一种自源性的文字符号体系,它是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大背景下独立起源的。这种具有独自起源的古文字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在众多汉字起源的说法中最有影响力,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仓颉造字说”。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相信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来的,这位天生异相、四眼双瞳的非凡人物被奉作神明,享受着世代炎黄子孙的敬仰和缅怀。至今黄河流域有关仓颉造字的多处遗迹还向人们诉说着汉字创始时代的传奇故事。

商代带卜辞甲骨 殷墟博物苑藏.jpg

商代带卜辞甲骨 殷墟博物苑藏

抹去“仓颉造字”的神话色彩,文献记载和考古实证下的中国成熟汉字体系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考古发现中现世的早期汉字都长什么样子?传承字祖仓颉造字精神对于续写汉字传奇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8月12日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3年中原国学讲坛“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讲座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第21讲(总第353讲),特邀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做客河南博物院,一同追寻字祖仓颉,感悟汉字传奇故事。敬请期待!

一、主讲嘉宾:王蕴智

王蕴智.png

嘉宾简介:王蕴智,河南大学“甲骨文与古代文明”交叉学科博士点牵头人、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另任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许慎文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古文字与古代文明方向的教研工作,尤致力于甲骨学与殷商史、商周文字考释及字源学等领域前沿课题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商代宗教研究》《殷墟甲骨词义系统研究》《中原出土商周铜器铭文的分域整理与研究》《殷墟甲骨“刮削重刻”现象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主持的《甲骨文语料数据库开发及其文字释读研究》为国家重大委托甲骨文专项课题成果获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另主持完成《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中国文字博物馆知识内容文本》《中原文化大典·古文字卷》等省部级重要课题13项,出版有《殷商甲骨文研究》等专著7部,发表古文字专业学术论文140余篇。曾被推选为“感动安阳·2009年度人物”,被授予“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

二、讲座主题:《汉字传奇--追寻远古的仓颉》

三、讲座时间:8月12日下午3:00

四、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五、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六、预约方式:请扫描下方微信小程序码,选择“活动预约”,按照预约界面要求如实填写预约信息。

 小程序预约页.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