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培训班“稀有剧种”唱主角
文图: 温小娟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8-11-14
信息来源: 河南日报

11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河南地区研修研习班”在郑州开班。参与培训的30余名学员均是我省四平调、道情、柳子戏等稀有剧种的后备人才,未来一个月他们将集中“充电”。
此次研修培训针对各稀有剧种以及流派的特点,邀请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专家对学员们进行集中授课。培训班以传承各剧种优秀传统剧目中的经典片段为主,以理论课、戏曲基础声乐、戏曲身训、把子、戏曲化妆、戏曲服装穿戴技巧、乐理视唱、戏曲名剧赏析、名家讲座等为辅助,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他们在继承传统经典剧目的同时,提升整体素质。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的发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及时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稀有剧种。从2012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对稀有剧种进行收集、整理、复排、摄制、记录等,抢救了一批濒临消亡的剧种。目前,我省纳入政府保护的稀有剧种有31个,这些稀有剧种大部分活跃在基层,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唱腔以及灵活的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欢迎,是我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