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已出土汉简6万余枚 占全国总量八成以上
发布日期: 2011-08-26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5日于此间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拥有“汉简大省”美誉的甘肃现今发现汉代简牍6万余枚,占全国已经出土汉简的80%以上。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的180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西北汉简、秦汉简帛、楚简及古字研究等内容展开研讨。

当日,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介绍,1907年,甘肃首次发现汉代简牍,出土的历代简牍时间涵盖秦代、两汉、西晋等多个时期,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以甘肃汉简为代表的西北汉简与敦煌文书、明清档案、殷墟甲骨被并称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四大发现”。    

张正锋说,甘肃出土汉简数量众多,其为各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开辟了中国历史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甚至书法艺术的全新领域。

据悉,第一届中国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在此间举办,此次研讨会时隔20年,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