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灾后重建工地挖出16座战国古墓
文图: 吴功斌 苗志勇
发布日期: 2010-04-12
信息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这儿陆续发现了16座战国时代的古墓,古墓大多为楠木棺椁,跟郝家坪战国古墓群为同一时期。”昨日,青川县城乔庄中学内的战国古墓群考古发掘现场传出喜讯。据广元市文物部门介绍,古墓群表皮清理工作基本完成,省文物局将于近日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决定下一步保护方案。

  学校施工发现战国古墓

“这些黑层东西是什么?”3月29日中午,日本援建项目青川县乔庄中学教学楼施工现场,在距地表约2米的地方发现2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及棺椁。

  校方按程序报告了青川县文管所,文管所工作人员立即赴现场实地调查、拍照,并向广元市文物部门报告。

专家看过照片后,结合郝家坪战国墓葬群的特点,认为应是战国楠木墓葬,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立即向省文物局汇报,同时要求施工方保护已发现的古墓现场,如再发现墓葬立即停工。

  当日下午,施工方再次发现5处古墓葬,文物部门随即要求停工,并请公安民警协助保护现场,以避免盗抢事故发生。

  保护工作暂定两种方案

  3月31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带队赴青川施工现场,经勘查,确认发现的墓葬为郝家坪战国墓群的一部分。

郝家坪战国墓葬群200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现存战国中期至晚期第一大棺椁墓葬群,已探明的墓葬150多座,发掘70余座,出土器物400余件,文物价值高,影响大,对研究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三者之间的文化关系,及秦灭蜀进而统一全国所采取的政治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解决了不少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现正在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发现的墓群紧连郝家坪战国墓葬群,加之青川中学重建工程约占地4000平方米,此次挖开的约有300平方米,故不排除后面还会有更多墓葬。

  经省市文物专家和青川县政府研究,保护工作暂定两种方案:一是学校整体搬迁,对裸露出来的墓葬进

  行发掘清理,遗址进行保护。二是学校不另选址,文物部门对学校重建的地方进行发掘清理,发掘后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