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装裱修复技艺”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结业
文: 金玉红
图: 牛爱红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9-11-22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万捷书记致辞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松涛致辞

2019年11月21日下午,为期五天的第二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与保护培训班顺利结业。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河南省文化与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松涛、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开封市博物馆馆长曾广庆出席结业仪式。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来自河南省各文博单位文博人,也有郑州大学等各高校的师生,更有多年从事装裱技艺的装裱师,参训人数达64人,人员基本覆盖全省。课程安排上既有装裱修复历史的追溯,更有几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典型案例介绍,用各自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多方位、立体的展现了“装裱修复技艺”丰富内涵。丁福利研究员解读了中原文化与河南博物院在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地位。韦绪智老师用详实的文献资料归纳、梳理中国装裱发展历史,探析宣和装形成原因和影响。靳凤枝老师从传统长卷形式讲到敦煌遗经《唐代经卷》修复实例,并将自己实际经验总结与大家分享。甘岚老师以《光州双城图》和《百寿图屏》修复为例,既遵循传统技艺特点,又将最新科技研究引入,使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进行了有效结合。吴天放老师更是在展厅现场将装裱品式、色彩搭配等等内容通过实物介绍、点评方式进行讲解。王升平老师创造性装裱立体画像石拓片,让学员们领略两汉风采。赵乾民老师详细讲解超大巨幅书画装裱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许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葛臻明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说,此次培训虽然时间有限,但是课程安排有质有量,精彩纷呈,授课专家将自己的多年修复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分享出来,收获颇丰,也增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使命感。

张松涛对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和祝贺,并提出希望在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结合发展上能有创新性探索,为建设文博强省做出贡献。

万捷提到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河南博物院将继续发挥有效作用,也希望传承人、文博单位、高校之间加强联络和交流。同时,传承人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共同提升河南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水平。

最后,参会领导为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讲授《中原文化与河南博物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

韦绪智老师讲授《中国书画装裱沿革及北宋宣和装》并现场与大家交流

吴天放老师现场为学员讲授装裱品式等内容

张玉玲老师(左二)与大家交流装裱技艺

靳凤枝老师讲授《传统长卷装裱与唐代经卷修复》

甘岚老师讲授《双城图与百寿图屏修复》并现场为学生答疑

王升平老师讲授《汉画拓片的彩色立体装裱技艺》并现场交流示范

赵乾民老师分享《超大巨幅书画装裱案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