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河南博物院讲解员年终业务考核圆满结束
文图: 徐楠 / 文 豆晓宇 / 图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1-16
展厅现场讲解的考核模式
讲座式的考核模式
现场制作手工式的考核模式
表演式的考核模式
 
互动式的考核模式
 专业的评委老师

2016年1月12日,河南博物院社教部对讲解员进行了2015年度年终业务考核。依据院内对讲解员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为确保讲解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讲解员业务能力的扩展,考核坚持本着制度不变,形式求新,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

参加本次考核的讲解员共13人,全部为在岗讲解员,考核评委组由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副院长刘玉珍及社教部相关领导、专家等成员组成。

根据讲解员工作年限、讲解经验及收费标准的不同,这次考核依旧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进行,分为展厅命题讲解、策划社会教育活动两种考核方式。

其中收费标准为80元的讲解员仍然以展厅讲解为主,考虑到展厅现有文物的展出情况,展厅考核分别以中原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中原地区陶瓷器的发展两条主线进行讲解,并采取考核之前讲解员临时抽签的方式决定讲解内容。这种考核方式是展厅讲解考核的一种延伸,旨在考核讲解员的组织应变能力、对展厅文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日常业务知识的积累。由于参加展厅讲解考核的这部分讲解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工作资历较浅,缺乏经验,所以这次考核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除了能够直接看出其讲解水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鼓励讲解员从普通型向专家型讲解的方向发展。

收费标准为100元的讲解员参加讲解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收费80元的讲解员经验更丰富、业务能力更强,所以针对这部分讲解员的要求更高,考核内容是发挥个人所长,策划一场社会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受众群体可以自己设定。参加考核的10名讲解员在得知考核内容后,积极设计活动方案,大量查找资料并精心制作课件及宣讲道具。经过现场展示,可以看到大部分讲解员设计的社会教育活动形式新颖活泼:有个人讲座及讲座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还有多人组合的形式进行的舞台剧表演等;而且题材丰富、内容安排较为得当:选题大都与中原历史文化、馆藏文物紧密相连;此外受众群体较广:有针对小学生的、针对大中学生的、也有老少皆宜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每位讲解员设计的教育活动都各有特点。这种考核形式是继2014年年终以讲座为考核方式之后,又一次新的尝试,不仅拓展了讲解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让讲解员从展厅走出去,各展其能,发挥所长,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开辟了新的工作思路。随着当前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大趋势,社教活动次数逐年增多、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内容也不断丰富,这种考核方式正顺应了当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也为今后讲解员在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以及院外历史教室等社会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机遇。

考核结束之后,考评组成员对各层次讲解员分别进行了点评,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对本次考核形式及考核结果表示了肯定,并对讲解员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希望今后的宣讲题材与我院文物联系更加密切;二、学习借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方式及经验,与国民教育衔接更紧密;三、继续发扬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的品牌效应,打响品牌战略,与志愿者团队共同打造好河南博物院“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这一优秀品牌。”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刘玉珍也对讲解员的考核表现提出了忠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讲解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优良的工作传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严于律己,更加规范讲解礼仪,加强业务学习,在今后的社会教育工作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一年一度的讲解科年终业务考核暂告一个段落,经考评组成员认真评议之后,最终确定考核结果为:优秀5名,良好2名,合格6名。讲解员业务考核是讲解员所有考核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每次进行的业务考核对讲解员们来说都是一次自我展示、一次蜕变、一次升华、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当然,前进的脚步不止于此,在接下来的2016年里,讲解科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不断优化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好讲解员在博物馆中的社会教育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