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河南省博物馆文创事业2022年扬帆起航
文: 陈钰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2-01-30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2022年1月,河南省又遇疫情,在众多博物馆闭馆的情况下,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逆流而上,开办了为期三周的全省文博系统文创发展线上培训班,旨在抓住开局之时,加强全省博物馆文创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年度博物馆文创工作发展打下基础。21家专委会成员、河南博物院文创办兼社会服务部全体员工、实习生共77人参加本次培训。

“能力作风建设年”精彩开局

作为部门“能力作风建设年”的开局工作,河南博物院文创办兼社会服务部管理团队全体“上阵”,不仅当学员也做讲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了理论水平,为提升部门整体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经过精心筹划和用心组织,课程形式新颖、气氛热烈、亮点纷呈。梳理了一整套博物馆文创发展体系,课程内容囊括了文创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传播技巧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融入茶道、香道、汴绣等非遗文化和文博基础知识,内容丰富详实。

在此次课程上,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的张亚茹说“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文创商店即将开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人手缺,这次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干货满满,对我们单位的文创工作来说,既是一场及时雨,也是一盏指路灯。大河村和很多博物馆没能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是存在的重要问题,这次课程,既解了燃眉之急,也为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路。”

行业精英助力博物馆文创发展

受疫情影响,河南博物院1月6日闭馆。作为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的秘书处,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于当天下午拟定讲师名单,1月7日向全省发出通知,1月11日文创发展培训班正式开课。组织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本次课程编排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了诸多线上平台的负责人、博物馆文创爆款产品设计师、非遗技艺传承人以及旅游研学领域的专家。

鹤壁市博物馆的郑文君对于各行业授课讲师提出的新观念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在寻找传统文化符号、寻求文化认同方面,较一名普通群众来说,存在更大需求。一些老师提出的新观念,如‘年轻化表达’‘动态文创’‘万物皆可SOP’等,引起我们从业者强烈的反思。”她期待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发展委员会未来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培训的机会,让文博人能听到更多关于文创授权、体制机制创新、文创创意实践等内容。

导师学员线上对话双向互动

每节线上课程,任课导师与学生同步听课、双向互动,在探讨研究中达成共识。

信阳博物馆产业办负责人谷波表达出了这次培训班立足于基层,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需的创办精神。“本次培训课程很接地气,很实用。老师们在课程上解答了困扰我们已久的疑惑。比如:如何提炼博物馆馆藏品牌的文化元素、如何对粉丝进行管理、如何科学管理库存等,这对基层博物馆来说都是一直想迫切了解的内容。”

除线上培训班外,授课讲师与学生们的探讨也在随时随地发生。在本次文创发展培训班上,学员反馈与课程内容同步。秘书处建立了学员反馈意见表,通过线上收集信息的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学员对于课程内容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向讲师反馈,调整后续课程,讲师们进一步针对问题答疑解惑。

此外,本次培训班还制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表,以标准化为前提,为文创基地建设收集各类信息。

疫情期间多馆联动共克时艰

尽管疫情期间,河南省多个博物馆闭馆,但全省文博界都非常珍惜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认真积极地投身学习,经过三周时间,在春节前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新乡博物馆的赵军在课程总结中提出了对河南博物院的新期待:“希望河南博物院在文创商店里开辟一处河南省各地市馆的文创展销展示的柜台,来展示展销各地市成熟的文创产品,带动各地市文创产品的成熟和发展。等各个馆的文创店办起来后,也可经销展示河南博物院和各地市博物馆的代表性文创产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产生1+1+1=2n的效果,形成一个大的合作团队,”

本次培训得到了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长、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结业典礼上做总结讲话,分析了大背景下文创事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并回顾了近三年来豫博文创的成长历程,鼓励学员们在大好形势下树立良好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文博文创发展建设中去。他提出,本次培训为全省博物馆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互促互进的平台,在2022年的开局之月,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克服困难,通过网络的方式集中培训,成果斐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本次培训已经为2022年全省文博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22年必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