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凌在河南博物院开讲“中国艺术史”
文图: 王莉娜 / 文 张延红 / 图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5-09-10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于2015年9月7日—9日来我院讲授“中国艺术史”课程,陈教授的讲座十分精彩,他首先以开阔的国际视野介绍中国艺术史在国际学术史的地位和不足,列举出中国艺术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提纲挈领式地阐释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其次,陈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中国书法艺术史的发源和流变,并结合不同时代和流派的代表作加以分析,由点到面,内容翔实,使我们对中国书法艺术史有较为形象和直观的认识;然后,陈教授讲述中国绘画史,高屋建瓴地分析中国绘画史的理论体系,并对名作名画加以赏析,大家得以欣赏很多难得一见的名画拓本和珍品的高清图片。

陈凌教授的讲座显示出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他从艺术史的角度阐述中国的书法、绘画的发端和流变,让我们学习到学术研究的方法。研究书画等文物,不应该简单地从类型学角度分析,更应该探究其反映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社会因素。

【个人简介】

陈凌,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系(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Cornell University)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艺术史”、“ 伊斯兰教在中国”等课程。200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工作,副研究员。2012年,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丝绸之路考古、欧亚草原考古、中国古代美术史、西北简纸文书等领域研究。主持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Mingtepe)城、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寺等遗址发掘、新疆安西大都护府相关军政建置考古等项目。出版《胡乐新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突厥汗国与古代欧亚文化交流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草原狼纛—突厥汗国的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15年)、等专著;合着《中国古代历史图谱·魏晋南北朝卷》、《中亚民族与宗教》等;编有《世纪可染—李可染诞辰100周年》等。撰写多卷本《中国考古学》秦汉卷、魏晋卷、隋唐卷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部分章节。发表《九姓回鹘可汗碑考释》、《斯文赫定收集品的新刊楼兰文书》、《鄂尔多斯金冠源流考》、《马镫起源及其在中古时期的传播新论》、《突厥陵墓形制及其与唐代帝陵的互动》、《中国境内祆教相关遗存》、《中国境内中古祆教徒葬俗考论》等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