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再度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图: 王莉娜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8-11-21

11月16日,经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专家评审,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中原文物》再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这是继今年9月,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学科专家评审,《中原文物》入选“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后的又一喜讯。

进入“双核”时代的《中原文物》以其严谨、扎实、科学的办刊宗旨和丰富、深度、专业的刊物内涵,在业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权威、广泛的影响力。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每三年开展一轮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工作,涉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1291种期刊。该评价报告包含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入库期刊(本轮未评价)等5个评价等级。本次评价报告中共收录考古文博期刊21种,其中,权威期刊3种,核心期刊7种,扩展期刊11种。

《中原文物》再度入选双核心期刊表明,《中原文物》始终坚持关注学术热点,把握学术前沿,文章的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相关链接】

《中原文物》简介

《中原文物》创刊于1977年,由河南博物院主办。原名《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著名学者郭沫若和赵朴初先生分别为本刊题写了刊名。

历经40多年,《中原文物》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中原文物》始终担负着向社会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等使命,逐步办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原文物》主要开设的栏目有: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研究、专题研究、科技考古、博物馆学研究、学术动态、学术争鸣等。

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已正式向海内外发行200多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探索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