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在京讲述中原文明的创造力
编辑: 荆书剑
发布日期: 2016-04-01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大象中原——中原古代文明的创造力公开课现场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讲述中原古代文明的创造力
现场观众倾听讲座
现场观众认真记录
现场听众和田凯院长合影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合作举办的“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在国博持续展出三个月之后,于3月31日落下了帷幕。

在展览结束之际,3月27日,“三联·阅读汇”特意邀请到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举办了一场公开课:大象中原——中原古代文明的创造力。向读者观众介绍中原古代文明的魅力,通过对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度阐释,从最早的家园、文化传承与发展、工艺、精神世界等方面将百余件文物组合在一起,展现河南的历史文化,阐述中华文明的创造力。

田凯说,河南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文化的发达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烈的关联性,只有社会自由度更加宽松,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具创新性,活动更大的发展动力。

田凯指出,中原文明在历史上处在核心地位,有三大特性:第一是民生为本的质朴性;第二,以礼为核心的秩序性,讲究秩序,讲究规矩,这是我们礼文化的雏形;第三是以和为主旨的包容性,这个文化有很强烈的包容性,吸收周边的文化,容纳周边的不同的文化,来为自己所用。有了三个特性,也就有了中原文明的三个“力”:一个是凝聚力;第二是创造力;第三,生命力,连续不断,百折不挠。

田凯强调,中原文化的三个“力”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力。“我经常说,我们看到博物馆展厅里面的文物,不要看成死的文物,它是活的,每个朝代,文物都不一样,风格、工艺都不一样,这反应了我们古人、先民他们永不停息的创造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创新和发展。我们的今天只有通过创新和发展,才能继续引领未来,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在互动提问环节,田凯还回答了观众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广泛交流。

此次“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是河南省博物院藏品首次大规模进京展出,共遴选河南省各地博物馆精品105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石雕造像等,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为重大考古出土的文物珍品,充分展示了河南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在首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