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两个文化主题活动“闹元宵”
文图: 张之荣
编辑: 顾永杰
发布日期: 2013-02-26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河南博物院都会举办特色家庭教育活动,今年的元宵节,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联合青年导报悦绘季亲子周刊、西雨艺术中心、郑州市超级宝贝等多家社会公益团体举办特色教育活动——“博物馆里闹元宵”。通过讲故事、猜灯谜、做灯笼、烧制素三彩等方式,让60多个家庭在博物馆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传统民俗日。

主题一:“玩转丝绸之路”之烧制素三彩。来自西雨艺术中心的泥塑老师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他结合十二张幻灯片为孩子们讲授唐三彩的定义、唐三彩的工艺、制作过程、产地分布和造型。图文并茂、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讲授,让一帮5到10岁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儿。当老师把特制教具——素三彩马发到大家手上的时候,孩子们欢呼起来,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创作中。为自己的马设计色搭配、整理颜料盘、一笔笔勾描、一点点涂色,红色的马身、白色的马蹄、黄色的马鞍、金色的马铃铛……最让孩子和家长们振奋的是作品展示环节,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陈述唐三彩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创作理念,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主题二:“元宵节灯笼会”。活动在两个大头娃娃扭着秧歌的欢快舞步中拉开了帷幕。以元宵节民俗故事会为主线,其间穿插猜灯谜,欢快的秧歌、生动的故事、有趣的灯谜让整个活动在快乐、紧凑、有序的进行着。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手工制做灯笼,这是河南博物院最传统、最有年味儿的互动项目之一。看着废旧纸杯在辅导老师的手里魔术般变成了灯笼,小朋友们便摩拳擦掌的开始工作了。颜料、剪刀、画笔、胶水在每个家庭之间传递着……二十分钟以后,红彤彤的灯笼诞生了。左手提着自制的灯笼,右手拿着历史教室为参与此次活动准备的“把博物馆带回家”小礼包,孩子们欢呼起来,此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在这个河南博物院打造的专属教育空间里,作为展览延伸的家庭教育活动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欢迎,家长们说:在博物馆里体验传统节日的气氛,促进亲子情感,让孩子通过动手认识传统文化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培养了孩子走进博物馆的良好习惯,这种公益性活动实实在在体现了国家文化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