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即将推出《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
编辑: 顾永杰
发布日期: 2012-04-09

匈奴文明与中原文明是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所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匈奴属游牧文明,中原属农耕文明。公元前3世纪左右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历经数百年,其间有自觉的贸易往来,有残酷的冲突及摩擦,有友好的“和亲”与盟誓,而彼此依存、亲情友善始终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最终,两种文明在互补及依赖中相互渗透,完成了物质形态、精神文化及血缘的融会合和,并以此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文明的碰撞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方式。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及最终交融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及兼容吸收、博采广纳的特性,这也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经久不息、永葆活力的真谛。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将于2012年4月17日至5月27日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东临展举办。该展览将28幅大型油画与130多件(组)文物相结合展出,旨在表现战国至汉末这一时期匈奴与中原文明的不同特征及两种文明在冲突中的大融合大汇流。油画是文物内涵生动的再现,文物是油画内容的真实佐证,两者的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点面结合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是一次新的陈展方式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展览使观众能对匈奴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加深对华夏文明的向心力及多元一体的中华历史文明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