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荣归——清代织锦珍品特展》将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12-27

黑缎地平安富贵双条幅锦

紫地太平有象织金锦

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而中原地区是丝绸的起源地,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郑州仰韶文化青台遗址就出土了丝织品,直到宋代,中原一直是丝绸生产的核心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延伸,丝绸就像美丽的纽带连接起世界人们美好的心灵和向往。

河南博物院创建之初,收藏了一批清代织锦,色彩斑斓夺目,异常名贵。当时,被编为“月字号”。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这批织锦与当时河南博物馆(今河南博物院)的其他文物一起走上了漫漫南迁路。之后,由于时局变幻,这一批织品从汉口、重庆等地辗转并于1949年迁移到台湾,1956年被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

67年前运台的这批织锦再次回到当年的出发地,是在华夏崛起之时,两岸大众共盼中华梦之时,可谓衣锦荣归。

“衣锦荣归——清代织锦珍品特展”将要展出的52件展品,全部是台北历史博物馆同仁从河南运台“月字号”织锦中精心挑选的,其中不乏江南三织造上乘之作。它们或出自皇家工艺匠师、或出自民间机户之手,有着丰富的色彩、复杂的织造工艺和独具艺术特色的纹样风格,反映了华夏的历史文化、宗教伦理以及生产、生活知识,期待观众通过织锦艳丽悦目的色彩和丰富的意象图案,共同感悟中华人文审美与精神。

即将在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这批织锦见证了那段曲折离奇的历史;见证了河南博物馆事业初期的坎坷发展;见证了王幼侨、赵惜时等文博人,不惜生命保护国宝文物的英雄壮举。

本展览由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展览将于2016年12月30日开幕,一直持续到2017年2月26日。展览地点在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