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付宁:北方考古发现中的文化交流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7-09-15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大约在3000多年前,在欧亚大陆上有这样一条充满生机的“黄金”之路,它由内蒙古阴山长城沿线,向西北穿越至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丝绸、贵金属、茶叶、粮食、牲畜……交相往来,马蹄随着水草迁徙,民族伴着文明交融,它便是沟通欧亚大陆最为主要的商贸大动脉——草原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草原丝绸之路”又是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本周六(9月16日)下午,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嵩阳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大河网、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今日头条、天天快报支持的2017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丝路传韵”系列讲座将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开讲。本期讲座将特邀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内蒙古博物馆学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民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付宁以北方考古的重大发现为依托,深层解读“草原丝绸之路”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


讲座主题:《草原古道东西风:北方考古发现中的文化交流 》

讲座时间:09月16日(周六)下午3:00

主讲嘉宾:付宁(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嘉宾简介】

付宁,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内蒙古博物馆学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民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开始在内蒙古博物馆工作至今,参与并主持了内蒙古博物馆(院)四次基本陈列的策划及布展。此外,还主持了乌兰夫纪念馆、敕勒川博物馆等数十个国内外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工作。发表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专业论文数十万字。参编《草原文明》《内蒙古珍宝》《内蒙古通史》等著作。主持出版《鞍马文化》《长城历史与文物》《文明之旅》《走向辉煌》《跃马时空》《相映成辉》《见证文明》等十余部展览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