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讲堂】朱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身为人之道》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7-14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修身对立身、为人、从政以及处世的基础性作用。《礼记•大学》中就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德”路径,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孔子也曾教导我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直以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激励我们做人、做官、做事与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仍然面临着修身为人的诸多难题:为官从政、事业管理、为人处世、结交人脉、职场进退、修身养性等等。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并处理好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教训?

本周六(07月16日)上午9:00,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嵩阳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大河网支持的“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系列讲座第七讲将特别邀请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朱康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与您一起探索现代生活中做人、做官与做事的深刻道理。敬请关注!

讲座时间:07月16日(周六)上午9:00

讲座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身为人之道》

讲座嘉宾:朱康有(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中原国学讲坛QQ交流群:515898211.

【讲座嘉宾】

朱康有,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哲学教研室教授,博士。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毕业。多次到部队、地方、高校作报告,多次参与、组织、主持国内国际会议。曾在CCTV-4、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做嘉宾访谈或授课。专著5部、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44部,在《中国军事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孔子研究》《学术界》等报刊上发表论文93篇。获全军理论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立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