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峰:《人情社会与法治中国》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5-07-29

关于人情与法制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情法并立,互为轻重,既不以法伤情,又不以情淹法;并重情法,共同为治也。”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已经把传统社会的法律基调定在了人性、人情之上,它高度强调了法制与人伦道德的统一。

中国人自古重情讲义,正常往来无可厚非。然而,这一传统在特定领域下特别是在官场中却发生了“基因变异”: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把人际交往变成接近权力、经营“感情”、谋取私利的平台,他们随心所欲、贪腐、徇私舞弊、目无法纪, 导致人情变味、礼义变质。无形中助长了其权力的滥用,也违背了法制的权威。

试想我们如此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当面临其与法制对立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当推卸不掉的人情关系登门造访时,法制究竟如何?是“亲亲相隐”,还是严惩不贷?当严厉的规章制度纷至沓来时,人情究竟如何?消失,变通,还是相互抗衡?

值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嵩阳文化承办,大河网、澜御湾温泉酒店等赞助支持的2015年“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系列讲座第五讲特邀请到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王立峰老师为大家带来《人情社会与法治中国》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讲座时间:2015年8月1日(周六)下午2:30-5:30

主讲嘉宾:王立峰

讲座主题:《人情社会与法治中国》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热线:0371——63582521

嘉宾简介:

王立峰,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哲学和政治哲学,重点在人权理论和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出版著作有《惩罚的哲理》、《政治与道德》、《人权的政治哲学》及一系列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