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刘国祥:中国玉文化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6-01-14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古老文明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玉和玉器在生产活动中的运用和发展。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用石头做生产工具逐渐过渡到用玉石做生产工具,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高峰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东汉袁康所称的“玉兵时代”;在距今5500年,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都在普遍的使用玉,玉已经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的“石之美者”,它从远古时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演变到“民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里,古人总是“比德以玉”。像“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你真的了解玉吗?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千年文明更迭中“玉”又历经了哪些发展阶段?

01月16日下午2: 30,由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主办,河南嵩阳文化承办,大河网等媒体支持的2016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大道中原”系列讲座第二讲特邀国内著名玉器鉴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老师为您带来《中国玉文化》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讲座时间:1月16日(周六)下午2:30—5:30

讲座嘉宾:刘国祥(国内著名玉器鉴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主题:《中国玉文化》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领票热线:0371—63582521

【嘉宾简介】

刘国祥,国内著名玉器鉴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主要专著为《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和大型考古发掘报告《敖汉兴隆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