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重新开启郑州四中历史教室“国宝探秘之旅”
文 / 图: 师耘
编辑: 张延红
发布日期: 2017-11-09

南博物院”国宝探秘之旅“在郑州四中历史教室展开

现场发言

夏去秋来,郑州市第四中学新学期精彩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河南博物院四中历史教室的活动如约而至,延续上学期的“九大镇院之宝”系列讲座,河南博物院的优秀讲解员将带领同学们继续进行国宝探秘之旅。从2017年9月至11月,郑州四中历史教室将陆续隆重推出“玉柄铁剑”“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五件镇院之宝的探秘之旅。9月18日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河南博物院讲解员师耘为同学们解读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玉柄铁剑”。

讲课之前,讲解员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上学期讲过的知识,让新加入社团的同学对河南博物院及镇院之宝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进入主题后,讲解员采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虢国墓地玉柄铁剑惊险的发掘过程,生动详实的内容引发了同学们探秘国宝的兴趣。接下来,关于人工冶铁技术,剑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古人为何要佩剑等一系列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听课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并提出问题和想法。“为什么玉柄铁剑看起来与后来的铁剑造型不一样?”“为何古人在最初会制作这么短小的铁剑?"通过讲解员老师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同学们对玉柄铁剑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佩服的五体投地。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更贴近历史,如何开展更多精彩的活动内容,是讲解队伍一直追求的目标。河南博物院的讲解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积极准备课件,设计生动的讲课形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告诉学生们关于文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们对中原历史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们学会思考。相信通过历史教室这小小的讲堂,将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