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彭小军《史前时代的“问鼎中原”——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遗存解读》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3-06-27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中国古代可以稽考的先秦文献中,长江中游一直是一个荒蛮的地区,以至于被《史记•货殖列传》形容为“无积聚而多贫穷”,直到西周后期楚国崛起才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和气势。但新中国近70年的考古研究证明,长江中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还有一段时期足以和当时的黄河流域、长江下游媲美,这就是距今5100~4500年的屈家岭文化时期。

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群星闪耀,文明之源满天星斗。屈家岭文化占据江汉丘陵地带,自身社会发展独具特色,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庙底沟类型、红山文化和凌家滩遗存的衰落,史前文明出现大范围的动荡整合。此时,屈家岭文化开始北进河洛、西入关中的扩张,势头强劲。近年的考古工作表明,在河南南阳黄山、宜阳苏羊、郑州大河村等遗址都发现有屈家岭文化的遗存。

屈家岭文化蛋壳黑陶杯 河南博物院藏

这些考古遗存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面貌?它们如何出现在中原大地的?它们的出现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7月1日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3年中原国学讲坛“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讲座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第15讲(总第347讲),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湖北工作队负责人彭小军做客河南博物院,解读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遗存。敬请期待!

一、主讲嘉宾:彭小军

嘉宾简介:彭小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湖北工作队负责人,研究领域为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史前制陶工艺研究。先后在陕西、河南、广西、海南、湖北、洪都拉斯等地参与或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承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在《考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文论文近40篇。主持的湖北城河遗址、参与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六大考古新发现奖、田野考古二等奖等荣誉。

二、讲座主题:《史前时代的“问鼎中原”——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遗存解读》

三、讲座纲要:

1、何处屈家岭:屈家岭文化在两湖平原的发展成就

2、他乡之客: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遗存观察

3、走出两湖:屈家岭文化北上中原的路线和动因考察

4、冲击波:屈家岭文化北上中原的影响

四、讲座时间:7月1日下午3:00

五、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六、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七、预约方式:请扫描下方微信小程序码,选择“活动预约”,按照预约界面要求如实填写预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