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服务我争先——社会教育部春节期间工作侧影
文图: 社会教育部
发布日期: 2024-02-22

在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博物馆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事事处处提供贴心服务;他们兢兢业业,时时刻刻擦亮文化窗口。

一、几组数据“满”为先

初一至初八,河南博物院接待观众103159人,讲解近500批,定制讲解服务46组亲子家庭,语音导览服务16000人次。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观众,接待服务、讲解活动、志愿活动开足马力,拉满观众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感、温情收获感与文化幸福感。

573A3142.jpg

微信图片_20240219092620.jpg

二、接待服务“快”为先

面对新一年的参观接待高峰,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日均观众量近13000人次,开放区各接待服务岗位员工全力以赴应对:日均接听咨询电话300余次,每日办理讲解到近45批。在数万观众入场的最前端,票务窗口为免预约现退役军人(军属)、老年人日均出票量为400余张,为人工服务各地游客存储行李日均1200余件……

未命名.jpg

在完成接待服务的同时,快速处理各类观众参观问题,收获满满好评。2月16日,高烧刚退的讲解员陈绘心选择第一时间归队,凭借着超强的毅力圆满完成了二批近四个小时的讲解,第三批在讲到第二站厅甲骨文时突然失声,临危不乱的她第一时间比划着向观众道歉。在得到观众谅解后,预约员迅速安排讲解员姚佳替补,姚佳一路小跑赶赴第二展厅与其会合。这批来自东北的一家五口并未被这小插曲打扰了兴致,爸爸在看了看手表后,说:“看,2分钟解决问题,这就是河南速度!”

三、讲解活动“人”为先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高品质文化供给需求不断增长,对博物馆开放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到博物馆请讲解”正在成为年轻人拓展个体思维能力、丰富精神生活的最佳选择。

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讲解员深入挖掘藏品价值与内涵,针对知识普及、深度学习、专业研究等不同观众群体需求,改善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方式,以配合和激发观众智慧为目标,优化讲解线路及时长,讲解范围扩大至主展馆12个展厅。

微信图片_20240219090843.jpg

微信图片_20240219090817.jpg

2月13日,讲解员李营营接待了一位来自新疆的观众,这是他一周之内第三次来参观河南博物院,因为人流量大,前两次参观未能尽兴,所以为了弥补遗憾,今天又来参观并请到了首席讲解员,由衷的表示“河南的历史文化中、河南博物院展览中、讲解员讲的中!”

2月17日,在河南博物院第14展厅响起了一阵响亮的掌声,这时一位来自北京的博物馆发烧友拉着讲解员陈莹莹的手激动的说:“我去过很多城市,参观过很多博物馆,河南文旅实在卷,河南博物院更是太‘卷’了,你们一讲就是十二个展厅,听着真是过瘾。”

四、志愿服务“暖”为先

志愿服务是河南博物院的传统品牌服务,自2004年志愿者团队成立以来,已常态化实施20年。春节假期,为进一步优化院内志愿服务供给,142位志愿者积极踊跃报名,持续为观众开展“节日我在岗——豫博红志愿服务”“豫博红讲解进行时公益讲解”“我用我心讲党史”“红色宣讲志愿服务”等系列化、多元化公益服务,累计志愿服务591小时,义务讲解124批次,用无私奉献温暖人心。

2023年志愿者赵钰佩感叹“人多到看的眼花,感受到工作人员的不易!”同年加入志愿者团队的王云,第一次在河南博物院度过“志愿春节”。他在工作日志中深情的写下:“第一次感受到春节假期的人潮汹涌。长时间在博物馆中服务,面对焦急观众提供耐心且细心的解答,志愿服务真不是轻松的工作。”

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与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自然也是收获连连点赞。一位定居法国20年的观众在听了志愿者讲解后,激动地用“震撼、精彩、引人入胜、伟大……”等词表达内心的感谢之情。

春节八天已过,争先之心不停。愿更多观众在新的一年,更多走进河南博物院,开启“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的文化之旅,我们将继续奋战在服务开放的第一线,用微笑、用深情期待每一位观众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240219090830.jpg

志愿者在展厅为观众讲解.jpg

志愿者在存包处服务.jpg

志愿者在闸机处服务.jpg

志愿者引导观众有序进入展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