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 雅俗并举——《风·雅·宋》 宋乐情景赏听会完美落幕
文图: 袁佳音
发布日期: 2024-09-24

中秋佳节期间,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为观众倾情呈现了三场《风雅宋》宋代情景赏听会,将宋代的宫廷、人文、市井的音乐生活立体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此次音乐会前期经过了数次的讨论、策划,并且融合了考古、音乐、舞台呈现多领域的专家意见,经过乐师及演员们的细致锤炼,在舞台融入从宋代名画中选取宋人文化素材,同时从音乐文物、古代乐谱中选取音乐素材,浓缩了宋代美学、诗词、宋人生活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7.jpg

先生与书童串讲

音乐会以著名画作《听琴图》中的先生与书童为串讲人,带领大家进入宋代的文化世界。第一篇章对宋代音乐文物大晟钟钟进行讲解,从宫廷礼乐《正安》开场,展现宋代礼乐的辉煌场面。特色乐器方响、大晟钟、筚篥、篪、柷、敔等奏响宋代礼乐文明。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礼仪感满满。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9.jpg

乐曲《正安》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8.jpg

乐师正在用“”演奏

提到宋代的艺术家,不得不提到宋徽宗在艺术方面的高超造诣。复原场景著名画作《听琴图》,是融合诗词书法、古琴艺术的综合展现,串讲人直接入画,与宋徽宗与宰相蔡京一同欣赏音乐与书法,构思巧妙,如同画中人复活,让观众穿梭在古画中。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52.jpg

第二篇章集中展现了宋词文学的顶流之作,将众多文学大家通过复原一副经典传世精品《西园雅集图》融合在一起,选取画作中三幅场景,将姜夔、辛弃疾、欧阳修、苏轼的经典宋词作品通过吟唱的方式展现,演唱者现场挥毫书写苏轼的名篇之作,观众不禁感慨华夏古乐的演员才华横溢与舞台展示的深厚功底。此篇章同时融合宋人点茶、插花、焚香的文人雅事,综合现代宋代文人的高雅生活,演员手持香炉在观众席间穿行,袅袅焚香飘过,沁人心脾,带给观众三位一体的试听感受。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4.jpg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50.jpg

《西园雅集图》复原场景

微信图片_20240923222359.jpg

观众席焚香

第三篇章勾栏瓦肆篇章:一对说书人生动表现,将观众带入宋代繁华的市井生活,经典故事公孙大娘、项庄舞剑隆重登场,两段男女剑舞与起伏跌宕的音乐完美结合。席间,主持与观众一起在台下观看节目,共同鼓掌,一起叫好,演奏员在台下给大家分发小点心,引领大家穿越到宋代勾栏瓦肆的观赏情景当中,剑舞结束,说书人走到台下索要打赏钱,引得观众踊跃参与。一场台上台下共同穿越的情景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在宋代勾栏瓦肆热闹欢愉的场面。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3.jpg

说书人

微信图片_20240923222857.jpg

公孙大娘舞剑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441.jpg

分发糕点

音乐会最后以宋代文豪苏轼的 《水调歌头》的作品紧扣中秋月亮的主题,庞大的音乐阵容与激情的诗词吟诵交相辉映,将赏听会推向了高潮,音乐厅响起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微信图片_20240923222834.jpg

微信图片_20240923223238.jpg

很多家长带小朋友前来观看演出,觉得真是不虚此行,小朋友不仅感受到著名的宋词文学之美,同时对宋代的生活有了立体的感知,领略到宋代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大繁荣时代。

华夏古乐致力于文物的活化与古代音乐的情景化沉浸式展现,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微信图片_202409232213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