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国庆假期大盘点
文: 王苏佳
图: 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 2024-10-09

国庆假期,你出门玩耍了吗?小红书和郑州的网约车司机都告诉我:这个国庆节,郑州旅游特别火。

七天长假,全国各地哪儿哪儿都是人,想你的风也终于吹到了郑州。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02.png

让人眼花缭乱的郑州旅游攻略,本地人都看傻了眼

不管你是特种兵一日游,还是数日悠闲的citywalk,河南博物院都是必选中的必选。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爱,节前我们做了全院大动员,不但延长了开放时间,增加了预约人数,还围绕社教研学、公益讲解、华夏古乐演出、文创活动等方面定制打造了不同的活动项目来满足各年龄段大小朋友们的需求,力求以最大的诚意带给大家更好的逛展体验。

每天接1000多个电话“您好,这里是河南博物院。”我们的两部咨询电话,开放时间内被打爆。

7天的假期里,我们共接待观众93688人,接听咨询电话10076个,日均观众量13384人,(虽然但是,这个人数早已远远超出最初设计主展馆时3000人次的日均接待量……)

在每天的预约门票限额以外,我们对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免预约服务,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参观需求。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10.jpg

和一个月前的暑期相比,日均参观量高出了21.7%,10月4日更是达到了14362人,展厅里到处是一派“人人人人人人人文物人人人人人人”的景象。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大数据分析显示,河南博物院成为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和外地游客的国庆出游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16.png

从今年开始,我们所接待的省外的观众比例就大幅度提升,成为参观河南博物院的绝对主流,占比达69%,较2023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3%、52%,占比较高的省份为山东、河北、湖北、江苏等地。

这其中,将近90%是18岁到45岁的中青年群体,以及我们的女性观众数量依旧节节攀升,已经比男性观众高出23%了。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34.jpg

大家来河南博物院,早已不仅局限于看展览,赏文物,听讲解,还要拍照打卡、盖章、变装、扫荡文创、体验研学、吃吃吃、买买买……以及无论如何都要听一听华夏古乐。

每天都有新活动

这个假期,我们除了基本陈列和常设展览外,还推出了“匠心妙趣——河南博物院藏象牙萝卜、白菜特展”,让大家心念念的萝卜白菜也能一起过节,以及专程为国庆佳节举办的“丹青绘华章——全国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华夏古乐团筹备了“乐颂华章——国庆节专题古乐赏听会”。华夏古乐的“plus”版“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也应大家要求限时返场。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41.png

古韵今声——新编乐曲《我和我的祖国》

华夏古乐国庆专题音乐会共演出22场,其中华夏古乐国庆专题音乐会15场;华夏正声国庆专题音乐会7场。日平均人数731人;共接待观众5117人次。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47.png

新编舞蹈《击壤歌》受观众喜爱

社会教育部开展的“博古通今探索行”“国宝变奏曲”“考古知多少”等各类研学活动24场,服务观众9556人次,在假期里给大家带来满满的国庆仪式感。

未命名.jpg

要数整花活,还得看文创。我们跨行业联动与河南本土餐饮品牌“眷茶臻选”联名,以馆藏文物“绿釉立姿陶狗”为原型进行创作,共同推出活动,将博物馆搬进了菜市场,活动期间,话题#菜市场里的博物馆和#寻找绿釉立姿小狗合计曝光100w+,最近几天你出行扫街的时候,有偶遇我们的“站岗小狗”吗?

靠卖提拉米苏赚了好几万

感谢于大家的厚爱,国庆期间,我们文创单日的销售额突破40万元。节前,文创部门一口气推出了25款新品,不仅有冰箱贴、书签等基础文创,更是响应“大文创理念”,积极推出了3D打印的新材料文创产品,将文创毛绒玩偶与抓娃娃机结合起来,增设了两台名为“偶豫”的抓娃娃机。其特点是“逢抓必中”,这谁不想体验一把啊?所以短短七天时间,抓娃娃机完成投币19310个,获得了无数好评。

活动-01.jpg

掏出小账本给你们看看:我们国庆期间书签2942个、咖啡1400杯、明信片3098张、文创雪糕3929根、冰箱贴17587个,其中文创3.0产品考古盲盒售出409个、文物修复大师售出80个、水彩涂色线稿便签231个,深受大家喜爱的单品金杯提拉米苏,单款营业额达到了5.2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文创爆款。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559.jpg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604.jpg

图片上就是提拉米苏,吃完还可以把黄铜杯子带走喝茶

国庆没出门?还可以线上逛博物馆呀

10月1日当天,一场集文物展示、文化解读、祝福传递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直播活动在主展馆举行。我们从全院十七万件套文物中筛选出寓意最美满、故事最有趣、展示方式最多样的二十件文物进行直播。再加上主持人的引导、讲解员的介绍、古乐团的演奏、文创推荐官的分享,让大家不仅可以了解文物的背后故事、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内涵,还可以在线欣赏古乐音乐会,并有机会抽取文创大奖。直播当日,微信公众号在线观众突破2万人,点赞量8.4万,并得到“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中国文物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顶端新闻客户端、中国移动、郑州新闻广播等平台的转发直播,全网阅读量超2300万。目前我们的各媒体平台,都提供直播回放,也欢迎大家随时进入观看。

mtxx09.jpg

不仅你惦记河南博物院,媒体也在关注着我们。国庆期间,关于河南博物院的新闻报道共计 46条;网络新闻 20条,纸媒 1条,视频 25条。其中中央重点新闻网报道 16条,行业级媒体报道4条,省内级媒体报道26条,谢谢大家的关注!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庆节是大家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我们的一次考核。为了能在考核中达标,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

参观时间不够长?我们延时闭馆。

门票预约不上?有黄牛抢票?我们加大预约量投放,严把实体身份证刷卡入场关。

人工讲解不够多?我们除了自己的人工讲解,还首次吸纳社会讲解员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619.jpg

作为河南博物院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255位河南博物院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在节日期间共提供咨询引导、文明参观劝阻、闸机服务、存包协助等义务服务978小时,开展公益宣讲及讲解服务177批次,“豫博红”志愿服务成为河南博物院国庆假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应对节日期间的人流高峰,9月份我们一共组织了16次安全生产、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625.jpg

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假日期间24小时驻扎在工作岗位值守并进行安全巡查。我们还和公安、消防部门建立安全“联防”机制,假日期间,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文化路派出所6名警员驻扎河南博物院,开展巡逻执勤,郑州市消防救援科源路中队6名队员、一辆消防车在河南博物院备勤,为大家的安全参观保驾护航。

当然,我们做的还不够

这个国庆节过去了,不知道我们是否通过了你的考核?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有我们的努力,更得益于你们的青睐。谢谢你们不远千里的奔赴,跨城越省走进河南博物院。

但是问题和不足依旧存在:比如大家集体吐槽的“预约难”,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达到接待量极值的情况下,仍有很多朋友无法预约入馆参观。以及主展馆展厅空间狭小,观众流量的井喷导致密闭空间内人员密度过高,造成参观体验不佳;公共服务空间不足的限制,河南博物院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功能上和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假期观众高峰的需求,制约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微信图片_20241009105630.png

节日已远,但“博物馆热”还在全国各地持续升温。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博物馆领域在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找到了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让文物更具有传播力、感染力,不断拉近馆藏文物和社会生活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会及时梳理总结假期开放服务工作经验,通过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推出特色展览、优化场馆服务质量、强化服务监管、增加公共服务空间和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大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参观体验,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